平陆运河助力广西以“水”破局
这条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将如何实现江海联运的跨越性突破?构建高效铁水联运体系进展如何?建成通航后又将如何做好运营保障,助力广西以“水”破局?9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出答案。
自2017年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以来,运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至2024年底,班列年累货物发送量已达96万标箱,实现8年增长283倍。今年以来截至9月4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度发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
秋日,走进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现场,工程车辆穿梭往来,塔吊巨臂起伏转动,船闸主体已现雏形;而在平陆运河入海口附近的北部湾港钦州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桥吊系统精准作业,无人驾驶集装箱小车在堆场忙碌穿梭。
这条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将如何实现江海联运的跨越性突破?构建高效铁水联运体系进展如何?建成通航后又将如何做好运营保障,助力广西以“水”破局?9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出答案。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5日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9月4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0万标箱,达到1001455标箱,同比增长72.5%,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首次实现年度发送量突破百万标箱。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南宁局)10月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发展势头强劲。
这是广西防城港首次开行前往安徽塔桥的冷链专列,标志着北部湾沿海地区铁路冷链专列线总数增至11条,覆盖范围进一步延伸至西南、华东、华北、东北等重点区域,铁路冷链物流通道网络更趋完善。
7月29日,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马皇火车站,随着一列货物列车有序驶过新铺就的股道,标志着作为广西沿海铁路货运“咽喉”的马皇站完成第一阶段站改施工,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扩能升级实现重大突破。
这条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将如何实现江海联运的跨越性突破?构建高效铁水联运体系进展如何?建成通航后又将如何做好运营保障,助力广西以“水”破局?9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出答案。
近年来,广西持续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平陆运河经济带加快建设,初步形成新能源、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年产值超百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主导产业。
22岁的梁冬雪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北海公安处钦州港站派出所的内勤民警,2022年1月刚刚入警的她,即将迎来从警生涯中的第一个春运,对她来说,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堂实战课。
记者9日从中国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已印发《关于推进海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深化跨区域协同合作,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建设,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港口的快速发展提供高质量海事服务。
今年11月下旬,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G219防城峒中至东兴公路项目与村民签订征地协议达90%以上,符合国家规定的用地报批条件。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得益于纪检监察机关有力的监督推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实施《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速打造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
农行广西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立足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求,配合各方用好中国—东盟“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倾力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由广西广播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志同道合》聚焦60年来中老两国间友好往来的感人故事和重要时刻,用生动的事实和大量的采访印证中老两党两国在发展道路上“志同道合”的理念。
记者2日从中国国家发改委获悉,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周小棋2日表示,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按照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要求,提出到2025年,实现东中西三条通路持续强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营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
8月31日,雅万高铁所需的最后一批钢轨在广西防城港码头完成切割。9月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全部完成切割作业的钢轨整齐摆放在码头,等待装船发往印度尼西亚。
该工程改造完成后,防城港站的货物到发线由15条增加至19条,将进一步畅通北部湾港口铁路网的“堵点”,每日货物列车接发能力由99.4列提升至130列。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20日披露,今年1月至7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3154列、发送货物31.4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96%、287%,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可靠运力支撑。
陈小辉介绍,今年前七个月,通过广西凭祥铁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进口的东盟水果共计1.8万吨,进口水果量稳定增长。该口岸原来只有越南水果入境,2020年5月起,泰国水果也获准自该口岸入境中国市场。
横州市委常委王治介绍,横州市位于广西中南部,具有“地处壮乡首府、横贯西江珠江、纵连一湾东盟”的优越区位优势,为提速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枢纽,近年来,横州市全力推进高铁、高速、水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和西津二线船闸建设,构建“港口-物流-工厂-产业-市场”发展模式。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以下简称北港集团)数字化转型论坛暨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启动仪式20日在南宁举行。会上,北港集团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进,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北港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
7月11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入模,广西滨海公路龙门大桥东、西两岸主塔左幅承台第一层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广西第一跨海大桥主体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经过4个月的调试,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港口作业区远程自动化门吊1#、4#机近日已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钦州中心站率先成为全路首家实现远程自动化装卸作业的铁路集装箱智能智慧化专业场站。
6月1日10时39分,满载着30吨布匹的货车驶过中越边境广西龙邦口岸那西货运通道海关卡口,自动抬杆后顺利通关放行。这是龙邦口岸那西通道临时开放通过验收后迎来的首批出境货物,标志着龙邦口岸那西通道临时开放正式运营。
5月30日11时,一趟中越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鸣笛启程。这趟班列共12车、24标箱,满载电子元件、机械配件、布料、卷纸等产品,在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首次完成了通关手续,经凭祥口岸出境,预计24小时左右运抵越南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