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推动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 打造韧性供应链体系
- 发表时间:2023-09-29 08:22:15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中国与东盟政商学界精英代表汇聚一堂,共商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新商机,共谋建设区域协同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大计。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9日电(黄永辉 许丽颖) 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框架下,第七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暨陆海新通道广西推介会近日在南宁举行,中国与东盟政商学界精英代表汇聚一堂,共商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新商机,共谋建设区域协同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大计。
图为第七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暨陆海新通道广西推介会现场。岑琴 摄
本届论坛以“新通道 大平台 链未来——构建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 共建区域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为主题,聚焦“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打造韧性供应链体系”等热点议题,大会嘉宾开展主旨发言、对话交流,推动务实合作,国内外重点物流企业现场签订一批合作项目,推动陆海新通道更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走深走实,服务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图为互动沙龙环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大会同步举办5场分论坛。中国与东盟知名专家教授,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物流、贸易、金融和制造企业负责人,商协会代表等,围绕中国与东盟物流合作、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性、方向性话题以及热点、焦点问题展开研讨交流,贡献智慧力量。
图为贺登才致辞。记者 林浩 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认为,在中国东盟物流合作方面,广西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RCEP全面生效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持续升级,广西与东盟各国物流产业合作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建议广西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打造综合性跨境物流枢纽,加快形成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双向流通、互为补充的物流运行体系;培育一流物流龙头企业,提升一体化跨境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推进供应链服务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图为汪鸣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物流合作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在降成本方面,建议推动解决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瓶颈问题,打破物流“中梗阻”,鼓励物流资源共享,完善集装箱公铁联运衔接设施,降低公铁联运全程物流成本。加强物流服务合作方面,要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创新供应链协同运营模式,加强物流设施布局衔接、联动发展,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和智慧物流体系同步设计、一体建设、协同运作,支持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加强物流创新发展方面,要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促进物流网络化升级等。
图为李牧原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围绕如何加强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提出,中国—东盟之间持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既有强化多边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更有促进各自经济复苏的紧迫性。要解决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创新与驱动问题,她认为,必须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战略责任,创新组织模式,构成政策合力,统筹通道中“硬联通”和“软联通”任务时序,解决好基础货源支撑和增量市场空间的问题,并以陆海新通道合作升级推动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建设,加快提升陆海新通道国际化合作能力。
图为本萨·帕尼查甘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泰国纳黎宣大学物流与数字化供应链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本萨·帕尼查甘认为,目前泰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日本和美国,出口商品主要为机械、水果、橡胶等,中泰陆运的主要路线节点为:老挝边境检查站、清孔检查站、汶干检查站、莫达汉检查站、那空帕农检查站。通过中泰陆路运输多条路线的物流时间—成本—距离分析,与沿线各国相比,中泰陆路运输路线的通关成本较高,耗时较长。两国要提高贸易的陆路运输效率,需要进行减少两国边境地区的重复检查,促进边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工作,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物流服务,制定通用流程,特别是海关流程等。
图为阮春雄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越南河内物流协会副会长阮春雄认为,目前越南物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是物流服务企业的能力不足,需要改善交货时间和提高货物可追溯性。为进一步完善进出口货物市场、进出口手续、运输时间等信息互联,在新的供应链环境下,两国的物流企业需要采用强大技术,更好地连通货物信息,这些问题都要求物流企业之间更加紧密地进行联系,以改善运营。为此,河内物流协会携20余家会员物流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暨陆海新通道广西推介会,将与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深化合作,研究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助力构建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图为覃黎魁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建设畅通高效的跨境国际物流体系是中国—东盟物流合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面向东盟的现代跨境物流服务体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覃黎魁建议从三大方面着手。
一是立足共建共享,搭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下,加快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港口、场站)智能化建设,建设五港联动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公、铁、水、海、空等物流基础信息互通互融。二是深化优势互补,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依托大型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冷链班列,打造陆海衔接的冷链物流集散基地,构建南北对流、东西互联的冷链物流环线。三是抓住RCEP新机遇,深化与东盟物流企业合作,构建跨境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东盟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图为张晓东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围绕如何提升铁路物流体系建设来助力中国—东盟国际联运发展,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东提出,要通过品牌创建、设施创新、场站升级、组织优化、物流经营、信息数智、营销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把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与稳定铁路传统大宗货物运输基本盘有机结合 、统筹谋划,加快构建以铁路运输为骨干、与其他交通方式深度融合的中国铁路物流体系。他认为,中国—东盟国际联运发展的关注点在于,通过基础设施高质量联通、技术装备高标准协同、运营管理高效率共享,及供需适配,进出口平衡性重构,下海登陆双循环转化的支持来获取更大发展。
图为甘家华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所物流中心主任、博士、高级工程师甘家华认为,随着顶层设计不断强化,主通道布局加快形成,通道运量规模快速增长,通道运输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开放合作与带动效应持续显现。推动通道功能融合、产业融合,就要加快推进运输组织畅通,通过深入贯彻《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则软联通,并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四网融合”,强化跨区域、跨方式 、跨国境信息互通,加快推进交通物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图为邹建军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多家国际及国内智库机构特聘专家邹建军认为,航空通道的本质是高时效性经济要素流通通道,具有规模大、成本优、效率高等特征的航空客货流量带。目前,南宁机场面向东盟的航空物流通道与枢纽建设已基本成型,未来需要实现“北拓、东进”的服务网络突破,以南宁为中心半径8小时运输距离的空地联运网络,积极寻求在便利化措施和安全管制政策等方面的突破,建立成本优势、升级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与转型营造良好航空物流生态环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