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 贵港港北区庆丰镇:稻鸭产业让脱贫户钱袋鼓起来
- 发表时间:2023-02-27 17:17:3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日,在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都炉村的水田里,800多只青头鸭正在欢快地戏水、觅食。都炉村脱贫户陈文杰正在地里悠闲地放鸭子,这是他今年养的第一批土鸭。
中新网广西新闻2月27日电(岑记华 蒙钊钧)近日,在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都炉村的水田里,800多只青头鸭正在欢快地戏水、觅食。都炉村脱贫户陈文杰正在地里悠闲地放鸭子,这是他今年养的第一批土鸭。
在都炉村帮扶人的指导下,陈文杰利用冬闲田养殖土鸭,这一批青头鸭已养殖90多天,预计清明节上市销售,每只鸭子可获得纯利润25-30元。
港北区庆丰镇都炉村脱贫户陈文杰正在田里悠闲地放鸭子。岑记华 摄
陈文杰养殖的土鸭主要以收割稻谷后田里的落谷、杂草种子、福寿螺、越冬害虫卵等为食,既节省喂养成本,又可以除去妨碍作物生长的虫、草等。散养的土鸭脂肪少、肉质紧实、味道清甜、品质高,上市供不应求,深受批发商和周边消费者欢迎。
冬春养一批鸭出栏需要4个月,陈文杰年前已销售了一批共1300多只,“小鸭子喂养20天之后,全部开始放田里散养,我养了三年土鸭,鸭的品质很好,客户都是上门来买,上一批鸭子纯收入就有一万多元,现在这批鸭子再养一个月就可以卖了,养鸭还得益于我们村的农田、河流多。”陈文杰笑着说。
都炉村共有水田3000多亩,该村发展冬闲田稻鸭养殖产业,成本低,见效快,同时保护了农田的生态环境,为来年粮食稳产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庆丰镇通过开展产业帮扶活动,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联农带农形式,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