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化“控治清”让河流一片碧蓝
- 发表时间:2023-03-22 22:15:54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县、乡、村分工负责,采取 “控、治、清”三项举措,改善水环境,让河流一片碧蓝。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2日电(韦哲 卢建才)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县、乡、村分工负责,采取 “控、治、清”三项举措,改善水环境,让河流一片碧蓝。
“大化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3月21日,河池大化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韦金兰的接受采访时说。

大化境内有红水河、灵岐河、达洪江等11条中小河流,水资源量约为23.3亿立方米。该县积极开展碧水保卫战,严控污染物入河排放,确保河流水体水质达标。从2012年开始,在红水河沿岸村庄着手建设污水处理厂(站),避免污水直接流入红水河。针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该县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建成大化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拿银社区污水处理厂,并将古江河沿岸等县城区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管网。目前全县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站)40多座,年处理后达标排放500多万吨,污水处理率逾90%。

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保护生态系统。大化县喀斯特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0.5%,水土流失严重。2016年以来,该县着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利用上级资金3350万元,实施水土保持项目10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91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水环境。着力治理境内红水河段违法从事奇石打捞和河道非法采砂行为,依法查处非法采砂案件27件,罚款49.06万元;并推行定域定期定量采砂,有效恢复水生态环境,杜绝影响鱼类产卵、减少鱼类资源的不良现象发生。
清理河道垃圾,保持河流水面清洁卫生。在各级河长的共同努力下,全县落实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人员71人,常态化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使河流水面保持清洁卫生。2015-2021年,该县还组织执法人员清清理河道非法养殖网箱12380多个,有效改善红水河及其支流的水环境。
同时,清理城乡生活垃圾。先后建成垃圾处理场293处,避免生活垃圾对河流水体的污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