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武鸣:家校社协同发力 构建美育新样态
发表时间:2023-10-24 17:28:24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营造美育教育浓厚氛围,武鸣区妇联整合各类资源,举办了这场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音美携手·一起向未来”音乐会,吸引了千余名学生、家长和音乐爱好者参加。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4日电(熊莉)近日,南宁市武鸣区富鸣城投一号综合楼大会厅内座无虚席,特色浓郁的山歌、韵味十足的舞蹈、激情四射的双排键演奏……现场不时传来观众热烈的掌声。

太平镇庆乐小学“尼达妮”合唱团的孩子正在排练。梁挺 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营造美育教育浓厚氛围,武鸣区妇联整合各类资源,举办了这场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音美携手·一起向未来”音乐会,吸引了千余名学生、家长和音乐爱好者参加。

  该活动是武鸣区常态开展美育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鸣区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对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格局,在加强组织保障、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搭建展示平台等方面积极创新,推动美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图为“音美携手·一起向未来”主题音乐会活动现场。李想 摄

  在学校方面,武鸣区坚持“五育并举”工作方针,强化“五项管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严格规范学校开足开齐艺术课程,配齐艺术教师和各种教学、学习设备,搭建各种平台开展美育工作,组织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如管乐团、“尼达妮”合唱团、骆越拓印画室、龙狮团等各类艺术团体,逐步呈现“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人人有发展”的课后服务发展态势。2022年该城区学生艺术测评覆盖率达100%。

图为“音美携手·一起向未来”主题音乐会活动现场。李想 摄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武鸣区积极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服务体系,明确儿童各阶段家庭教育重点,推进儿童家校社共育,并将家庭教育情况纳入文明创建体系,在各镇创建1-2个好家风好家训示范点,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公共文化活动。2022年以来,该城区评选表彰“最美家庭”20户,表扬“善良之星”“勤学之星”“才艺之星”“坚强之星”“孝顺之星”等“壮美好少年”100名,营造家庭教育浓厚社会氛围。

图为武鸣区双桥镇双桥小学在大伍屯课外体验非遗扎染。黄琨 摄

  为扩大教育资源,武鸣充分借助社会力量,规范引进第三方机构和社会专业人员、社会非遗传承人、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弥补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开展特色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持续提供优质校内课后服务。挂牌成立了南宁市武鸣区“尼达妮”合唱团培训基地,安排城区文化馆的艺术辅导老师挂点常态开展山歌教学。

  此外,武鸣区还鼓励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开展公益艺术教育、家庭教育讲座、阅读分享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武鸣区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公益教学活动达200多场,受众达3000余人。

武鸣区文化馆的艺术辅导老师在庆乐小学开展山歌教学。梁挺 摄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引导,确保他们认真落实‘双减’精神和有关政策文件要求,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武鸣区文联副主席、音乐家协会主席、教育局体卫艺股副股长苏鸿兵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