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节庆展会
字号:
国内文博专家齐聚南宁 共话博物馆创新传播
发表时间:2023-04-22 16:58:05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南宁市博物馆、博物馆头条共同主办的“民族服饰主题展览创新策展暨博物馆创新传播研讨活动”在南宁市博物馆开幕。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22日电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南宁市博物馆、博物馆头条共同主办的“民族服饰主题展览创新策展暨博物馆创新传播研讨活动”21日在南宁市博物馆开幕。

  当天,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广西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革命纪念馆,桂林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学院,重庆大学和南宁博物馆爱好者等近百位代表参会。

研讨会现场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上,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专委会主任赵古山表示,博物馆展览创新策展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博物馆从业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展览的质量和影响力,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民族服饰主题展览的创新策展可以展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广西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吴伟峰在致辞中指出,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次活动将深入探讨民族服饰主题展览的策展创新,探索博物馆创新传播的新途径,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全国各地的民族博物馆都有常规的民族服饰展览,民族服饰浓缩了当地的文化,是最具有表意象征能力的藏品,这样珍贵的特殊藏品,在今天应该怎样去呈现,中国民族博物馆和许多同仁一直在探索。此次研讨会不仅会启发关于民族服饰展览的创新策展方式,也会让民族服饰展览的意义得到进一步升华。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下午两场内容,上午场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创新传播方式”,下午场的主题为“民族服饰主题展览创新策展”,共有七位嘉宾进行了分享。中国文物报社文博编辑中心主任崔波主持了上午场的研讨。

  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赵丽帆分享了广东省博融媒体建设的相关经验,广东省博从“五个粤博”理念出发,推出全新的策展人制度,确定了九大展览主题,打破团队之间的壁垒,更好的为观众推出优质多元化的展览内容。通过一网、二微、三视频的聚合结构,成功建立起以广东省博为中心的融媒体平台,通过持续不断的运营,各大平台的浏览量和粉丝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跃升,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广东省博的影响力。

  上海大学教授潘守永提到,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去看展览创新,从跨学科实践的角度实现展览创新。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展览的文本模式被弱化,图像模式的作用更加凸显。提出介入式的博物馆学,让艺术展览成为社区美好生活的发动机。

  吴文化博物馆事业发展主管李爽分享了吴文化博物馆的发展经验,吴文化博物馆作为一个典型的年轻中小型博物馆,从整体现状的情况来看,馆方掌握的资源有限,这会对博物馆的传播推广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而且还面临着传播叙事的专业隔离与“公众性”转化、传播渠道的单位释放与多平台穿透、传播内容的被动封闭与参与式生产等多方面的挑战。在选择运营媒体时,通过不同APP的不同属性,“因地制宜”地发布宣传内容,在短时间内将吴文化博物馆推广出去,为中小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下午场由博物馆头条主编折彦龙主持。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胡小妹表示,革新策展思维,以一种全新的策展方式,来关联文物与时尚,寻求全新触碰点,通过对话、想象、追溯历史与当下的连接,并建构对民族服饰多角度的诠释方式。策展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过程,更强调观看之道,以及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在展览空间中的交互与联结; 时尚不再是指对风格和潮流的追逐,更强调从多重维度来理解时尚这一文化和社会现象,其内涵也从民族服装延伸到生活方式,延展到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吴洁则从民族服饰展览的复调叙事角度出发,强调民族服饰展览表征民族,展示国家,以服饰为媒介,寻求对话与共识。并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展的策展初心。从服饰出发,传递文化,达到一种“共此明月”的意境。

  南宁市博物馆馆长张晓剑从传统博物馆学和新博物馆学两种理论的对比出发,指出“意象展”是运用了体用论指导的一次展览实践。他提到博物馆活起来不能单纯依靠常设展,要举办特展来吸引观众,通过特展能够建立起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联结与纽带。最后他指出,要重视博物馆的预算管理,高质量的预算管理支撑着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论坛还进行了以“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创新展示手法,让民族服饰主题展览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有传播力”为主题的圆桌会谈,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互相交流中不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彼此启发,互相促进。(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