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旅游消费
字号:
南宁商文体旅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前三季度旅游收入超1300亿元
发表时间:2023-10-31 21:29:3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广西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韦娜31日介绍,今年是南宁文化旅游提升年,南宁市聚焦商文体旅融合,强化顶层设计,从目标设定、政策保障、推进机制等方面,创新赋能商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南宁市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1300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31日电(黄艳梅 白杨)广西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韦娜31日介绍,今年是南宁文化旅游提升年,南宁市聚焦商文体旅融合,强化顶层设计,从目标设定、政策保障、推进机制等方面,创新赋能商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南宁市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13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当天,南宁市推进大型文化旅游体育及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举行,韦娜在会上介绍相关情况。

  今年,南宁市紧紧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心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年行动、提振消费活力行动和消费提质拓展攻坚行动,推进商文体旅深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营销,季季有亮点,首府南宁商文体旅消费动能持续释放、热度持续攀升,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据韦娜介绍,南宁市以举办提振消费活动、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南宁月月文化旅游节活动、文旅宣传推广活动、体育赛事为抓手,贯穿全年、波浪式实施文体旅促消费行动。

  一是创新开展文体旅活动,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南宁创新举办了2023年“壮族三月三”暨第24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系列商文体旅主题活动,举办宾阳炮龙节等月月文化旅游节活动,开展50多个商文体旅主题活动。“三月三”及五一期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95.88%,旅游消费同比增长92.50%,持续引爆消费市场。南宁以“演艺+旅游+体育+商业”融合方式,创新开展文化旅游进商圈活动500余场,充分发挥文旅消费拉动作用,不断聚集人气,刺激消费需求。南宁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南宁龙舟公开赛、2023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经济及南宁周边旅游发展。

  二是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不断释放消费活力。南宁市结合各类节庆热点,高密度、大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整合区市政府消费券、企业促销活动、金融机构促消费资金等各方面资源约2亿元,参与活动的重点企业超1000家次,其中,区市两级政府消费券带动汽车、百货消费达30亿元,全面活跃首府消费市场。安排发放6000多万元商文体旅消费券,大力提振商文体旅消费活力。

  在抓业态融合方面,南宁市积极打造商文体旅融合商圈,布局优化一批消费集聚区、国际化旅游消费商圈和文旅特色街区,发展食、游、购、娱、文、体等创新业态,让游客在运动中旅游、旅游中消费、消费中旅游,商文体旅消费新场景、新地标不断涌现,形成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南宁大力发展夜游、夜购、夜秀、夜娱等夜间消费新场景,在亭子码头、百益·上河城、三街两巷、盛天地等夜间经济聚集区引入文化氛围浓厚的沉浸式夜间文旅业态,推出青秀山、方特东盟神画、百益·上河城等一批夜游“网红打卡地”,发布15条夜间旅游精品线路。南宁市荣获“中国夜游名城”称号,三街两巷、邕江南岸片区、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影响力持续扩大。

  南宁着力开发旅游演艺、沉浸式街区体验项目,推动国有文艺院团进驻三街两巷人民剧院,轻喜剧《遇见邕城》实现常态化演出;推出百里秀美邕江、马山攀岩小镇、环大明山户外运动基地等一批富有南宁特色的重大文旅体项目,推进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建设;支持万象城、航洋等商业综合体引进多个快消、网红品牌首店,丰富南宁市时尚潮流消费市场供给,有效拓展文旅消费空间。

  此外,抓办会办赛,做足消费特色文章。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和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南宁市举办,这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国家级体育赛事和广西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盛会。

  韦娜称,南宁市将充分利用此契机,发挥体育赛事和文旅大会在吸引人流、聚拢人气、促进消费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文旅体产品供给,增强消费活力,提振商文体旅市场。届时,南宁市将持续举办汽车旅游大会、中国·东盟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亚洲体育舞蹈文化艺术展演等系列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举办“惠动青春”消费节和“秋冬游南宁”联合促销活动,开展“城市微旅行+开心购物”路线推介和文旅周边商品促销,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南宁旅游、购物,不断激发首府消费新活力,助力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