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旅游消费
字号:
且向旅游要动能——南丹县产业融合发展观察
发表时间:2024-06-04 15:16:02来源:广西日报

摘要提示:当前,南丹县已创建8个4A级景区,是广西4A级景区最多的县域。更重要的是,南丹县以旅游为抓手,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一轮发展赢得了主动和先机。

  核心阅读

  南丹县气候温润宜人,森林植被繁茂,矿产资源丰富,一向有物华天宝之美誉,也曾被徐霞客赞叹为“粤西第一奇胜”,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南丹县第一产业欣欣向荣,第二产业活力充溢,第三产业前景看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喜人。

  进入新阶段,高质量增长需要新动能。南丹县坚持新发展理念,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向旅游产业要发展动能,通过实施大投入,推进大融合,发展大康养,开展大营销,实现大带动,形成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南丹样本”。

  当前,南丹县已创建8个4A级景区,是广西4A级景区最多的县域。更重要的是,南丹县以旅游为抓手,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一轮发展赢得了主动和先机。

  1 实施大投入

  形如沾膏树的观景台,状若百褶裙的园屋顶,像村寨又像城堡的大酒店……初夏时节,记者走进瑶望天下景区,与广大游客一样,不由被眼前的建筑奇观所惊艳。

  “这些建筑糅合各种瑶族元素,造型新奇夸张,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说。

  位于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瑶望天下景区,是一个以白裤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景区由广场、街圩、花桥、商铺、酒店等建筑组成,分为特色建筑、非遗文化、特色餐饮、酒店民宿等板块,格局宏大,功能丰富。

  “瑶望天下景区是政府引进丹泉集团打造的,自2018年开工以来,景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5亿元。”瑶望天下景区负责人吴华清说。

  从瑶望天下景区出来,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转眼就到歌娅思谷景区。

  瑶望天下是新开发的景区,歌娅思谷则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景区,因山岭阻隔,这两个景区原本没多少联系。

  “为了推动景区串珠成链,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修建长3.5公里、路面宽7米的洞天盛境隧道。”吴华清说,实践证明,这一神来之笔,有力促进了两个景区融合发展,产生了1+1>2的效应。

  大投入的建设场景,在南丹各大景区纷纷上演。以南丹县芒场镇云观天景区为例,广西正鑫实业集团投入1.5亿元,高标准建成云端餐吧、大型观景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其中一些设施还成了网红打卡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丹县通过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了知名民营企业纷纷投资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张聪说。

  2 推进大融合

  山坡上茶树正生长,山顶上白云轻出岫,山脚下油茶忙加工……五月的云观天景区,游客接踵而至,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纷纷拍照留念。

  “南丹油茶产业发展,做到了一产、二产、三产有机衔接,堪称农文旅融合典范!”张聪说。

  故事还得从广西正鑫实业集团说起。2019年,该企业在南丹县芒场镇种植了六千多亩油茶。依托油茶资源,企业兴建了深加工基地,开发出洗涤用品、护肤用品等6个系列32个产品。

  油茶产业的勃兴,吸引不少人前来考察。爬上茶山的人们,都被眼前山峦叠翠的景致所吸引。企业顺势而为,依托万亩森林和油茶,打造了云观天旅游景区,推出露营体验、森林氧吧等多种特色康养项目。

  如今,每逢节假日,云观天景区的民宿供不应求。旅游业的火爆,也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和油茶系列产品的销售。

  溶洞景观千姿百态,藏酒坛子琳琅满目,白酒香气扑鼻而来……走入丹泉酒业的洞天酒海景区,眼前景象蔚为壮观,让人赞叹。

  “不到丹泉酒业,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大、这么美的藏酒洞。”来自浙江的张先生对“丹泉之旅”评价甚高。

  洞天酒海本是一个形成于3.5亿年前的天然溶洞。近年来,丹泉酒业将该溶洞列为藏酒洞,并依托喀斯特景观开发了洞天酒海景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据统计,至今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源源不断的游客,不仅给丹泉酒业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也大大提升了丹泉酒业的知名度,推动酒业向前发展。

  云观天和洞天酒海是南丹县产业大融合的缩影。如今的南丹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形成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的喜人局面。

  3 发展大康养

  南丹县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全年平均气温16.9摄氏度,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近年来,南丹县锚定生态优势,做大做强康养旅游业,取得显著成效。

  青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夏季的南丹矿物温泉,景致清幽,雾气蒸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南丹矿物温泉,具有辅助疗效功能,泡一泡,对身体很有好处。”来自贵州的客人蒲女士说。

  位于南丹县车河镇的南丹矿物温泉,地磁强度大,矿物质丰富,是难得的康养资源。2017年丹泉集团将其收购,进行升级改造。景区依山而建,藏园林于自然,隐温泉于园林,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康养休憩空间。

  华丽转身的南丹矿物温泉,美誉度节节攀升。自2020年8月开业至今,景区旅游接待人数达18.1万人次,营业收入超4250万元。

  绿树已成荫,山花仍盛开。五月的笼箱盖枫杏生态旅游景区,处处生机盎然,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很难想象这样风景秀美、宜游宜居的地方,以前矿渣堆积成山、满目疮痍。”来自云南的杨先生触景兴怀,啧啧称叹。

  位于南丹县车河镇拉么村的笼箱盖枫杏生态旅游景区,曾经是废弃矿区。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广西正鑫实业集团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实施土壤补给工程,给矿区铺上平均一米厚的土壤,栽种枫树、银杏等观赏树2万多株,种植杜鹃、牡丹等花卉180亩,推动“矿山变青山、厂区变景区”。

  随着山、水、林、湖等生态不断恢复,景区以森林康养为主题,打造了森林迷宫、森林瑜伽等森林体验和康养项目12个,吸引越来越多人前来休闲度假。

  4 开展大营销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荔波小七孔景区,广西和贵州人民开展山歌对唱,全场数万人一片沸腾,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广西的山歌火到贵州了,这种双向奔赴,很不错!”来自贵州的游客参加了现场对歌,甚为开心。

  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南丹县,离桂林、南宁等旅游城市较远,“引客入丹”一向存在短板。旅游营销如何推进?“南丹毗邻贵州旅游重镇荔波县,这是我们突破的方向。”南丹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局长谭善亓说,近年来,两地加强合作,不断开创文旅发展新局面。

  2018年,荔波、南丹等两省区边界7县共同签订《黔桂两省(区)两州(市)七县跨省“党建+全域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政府间旅游协调会议制度,为后面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2021年,在河池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南丹县政府与荔波县政府进一步达成协议,共同推动南丹·荔波跨省(区)旅游合作建设。

  在具体实施中,两地在旅游规划、交通、景区、线路、市场等领域深度合作,构建双方名山名水联姻、精品景区联结、客源信息互送的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产品打造上,南丹与荔波串联区域内精品景区,共同开发“小七孔+N(洞天酒海、瑶望天下等)”旅游产品,建成全国有名的跨省(区)旅游黄金廊道和精品路线,共同创建桂黔民族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

  在交通联通上,两地开通景区直通车,建设两县景区“一票通”平台。2023年贵南高铁开通后,两地旅游进一步迎来井喷式发展。

  5 实现大带动

  在旅游大发展过程中,南丹县一直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挥景区龙头作用,带动周边村屯共同发展。

  位于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朵努社区,是南丹县脱贫攻坚期间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居住着白裤瑶群众近6000人。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南丹县在朵努社区旁兴建了瑶望天下景区,实现“景区+社区”联动发展。

  “五一”期间,在瑶望天下景区自营的一家豆腐店里,员工廖阿姨正在做豆腐脑,忙得热火朝天。“我家就在上面的朵努社区,如今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工资有2500元,还不错。”廖阿姨说。

  景区的多元化经营,让村民获得员工、演员、匠人等新岗位,有了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村民还可以在景区开店,自己当老板,共享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据统计,景区目前已带动2000多名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朵努社区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称号。

  丹炉山边上的昌里村丹炉屯,曾因土地稀缺,村民收入微薄。如今,随着景区发展,村民纷纷吃上旅游饭,钱包鼓了起来。

  景区投资730万元,在村里建设了中央戏台、餐饮长廊等设施,村子变得美观、整洁了。景区还投资210万元,扶持农业合作社发展,推出长桌宴、土酒坊、腊肉坊等经营性项目,带领百姓走上创业之路。

  村民还通过流转租赁林地、资产入股分红、农林产品销售、餐饮住宿服务、劳务用工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

  目前,公司员工共计70人,其中当地村民50多人。经理陆柏雪也是当地村民,谈起这几年的变化,她的眼里充满了光,“是景区给全村发展带来了希望,我们要继续经营好景区,把丹炉山的旅游业做成真正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通讯员 李志雄 何云飞 本报记者 骆万丽)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