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时政外事
字号:
广西以西江为脉 开创文化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
发表时间:2024-09-02 16:15:0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年来,广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推动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共治共享,沿江区域生态屏障、经济带、乡村振兴等都取得显著成效,展现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日电 题:广西以西江为脉 开创文化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

  作者 黄露 穆德爽

  西江,上联云贵,横贯两广,下通港澳,是广西的母亲河,珠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境内流域面积约20.2万平方公里,聚集全自治区约80%的市县和约90%的人口。

  近年来,广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推动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共治共享,沿江区域生态屏障、经济带、乡村振兴等都取得显著成效,展现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组织北京师范大学三名博士研究生、部分中央驻桂媒体记者等10余人,开展“碧水润八桂逐浪西江行”采访采风活动。

  采访团沿着西江黄金水道,自西向东依次走访南盘江、郁江、柳江、桂江、西江(梧州段)等5个河段,深入河湖治理现场,体验当地风土人情,见证生态保护成果,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感受广西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以及西江流域的勃勃生机。

在桂滇黔三省交界处,南盘江与清水江在西林县马蚌镇八大河村交汇的秀美风光。梁永艺 摄
在桂滇黔三省交界处,南盘江与清水江在西林县马蚌镇八大河村交汇的秀美风光。梁永艺 摄

  将上善若水的精神内化为爱河护河的具体行动

  “一路走来,发现西江沿线人民,将上善若水的道德精神,内化为爱河、护河的具体行动。”八月初,采访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王琪在即将结束采访行程时,发出如上感慨。

  在百色市西林县,采访团成员实地走访河长制实施后,西林县综合整治万峰湖促整体生态环境向好的利国便民举措;了解三省五县(市)联合执法如何变“窝心湖”为“团结幸福湖”;马蚌镇八大河村平寨屯村民为了“大我”牺牲“小我”,“三迁”转产走乡村振兴之路;还有在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村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驮娘江;见证了西江水系的一条条河流生态改变一个个村庄与城市的感人故事。

  在柳州鹿寨县中渡镇英山社区,有一名中渡河游船船长叫苏荣永,自2021年开始,他就自愿担任洛江(中渡河的别称)的民间河长,一边向群众宣传爱河护河的理念,一边主动拾起游客散落的垃圾。“做民间河长三年多来,虽然多了一份责任,但看见河水越来越清澈,也多了一份自豪。”苏荣永说。

  中渡镇副镇长覃政辉介绍,中渡镇实行镇、村、民间三级河湖长体系,设置河湖长共计30名,除对全镇河流进行常规巡查外,还针对河湖“四乱”等突出问题,推出“警长+检察长+河长”的工作体系,多部门联合治理,形成合力,通过履职尽责、职能互补实现齐抓共管、担责见效。

  在桂林阳朔,除各级河长守职担责、实施“一村一辅警”政策外,遇龙河上的3000多名筏工也成为遇龙河的守护者。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党总支部书记、遇龙河遇龙村段河长封志伟介绍,“每一个筏工从业人员要经过村委把关筛选才能入职,除了要学会溺水急救等本领,还要增强他们爱河护河的环境保护意识。”

穿越梧州繁忙的西江“黄金”水道。梁永艺 摄
穿越梧州繁忙的西江“黄金”水道。梁永艺 摄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交映生辉

  采访采风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姚富耀来自广西钦州市,对西江有着无限的深情,由于所学专业使然,他更关注源于西江又流传于西江的非遗及衍生产品给西江带来的无限魅力。

  近年来,广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随着西江两岸的碧绿新颜,沿河而生的文旅产业也焕发出勃勃生机。西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正庭介绍,该县打造出“万峰湖”文旅品牌。今年的“八桂嘉年华”山歌赛暨泼水节当天,共吸引区内外8000余名游客共享“三月三”文化盛宴。同时,每年三省(区)共同举办的“布依族三月三龙舟赛”“万峰湖旅游节”等活动,都成为万峰湖亮丽的“文旅”名片。

  位于西江中游水系,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香粉河,则依托浓郁的苗寨风情,圆石林立的峡谷,婉约清凉的瀑布,碧绿透明的“果冻水”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随着游客不断增多,“苗族服饰制作”“蜡染”“织锦”等一些民间传统技艺被逐渐挖掘并发扬光大。2020年5月,香粉乡苗卜村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梁小哲创办创业孵化基地,带动40余户苗族家庭加入到传统手工艺制作与销售中,不仅让非遗技艺得到延续和传承,同时也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作为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梧州则不断擦亮“岭南风情”“茶船古道”“红色摇篮”“名人文化”4张名片,助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沿西江一路走来,两岸熠熠生辉的非遗技艺与相伴而生的文旅产业不胜枚举:百色西林的“亮布”,柳州融水的苗族“芦笙”,柳州融安的“龙舟”,梧州藤县的水上船歌等等技艺……他们如碧波东流的西江,承载担当而又生生不息。

柳州市融安县浮石镇鹭鹚洲村水清岸绿产业兴。 梁永艺 摄
柳州市融安县浮石镇鹭鹚洲村水清岸绿产业兴。 梁永艺 摄

  开创文化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

  “青秀八桂看西江,河长齐心治水方,万山共此西江月,天地一游任我航。”采访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史玥琦站在柳州市鹿寨县中渡河的游船上,即兴做了一首小诗。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西江沿岸绿色工厂、绿色工业链和绿色园区等正如火如荼发展,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

  百色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是1998年天生桥国家一级水电站淹没区搬迁的移民新村。当时,90户村民背井离乡在驮娘江畔从无到有,依拖驮娘江充沛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治理过上了富裕幸福的新生活。该村村长熊章乐介绍,在稳固基本农田的同时,该村目前种植沙糖桔960亩、油茶1350亩、百香果100多亩;得益于驮娘江流域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该村成立旅游公司,以游船、农家乐为主导,成为远闻名的富裕村,2023年,该村村集体经济达54万元。驮娘江的两岸,一个个生态优、产业兴、治理善、农民富的乡村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作为天生桥国家一级水电站搬迁后靠的西林县马蚌镇鲁维村,则依托万峰湖沿岸肥沃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试种咖啡喜获成功。目前,西林县出台发展咖啡产业奖补方案,按照每亩600元给予农户补助,不断激发群众种植咖啡积极性,全镇已种植咖啡320亩,预计2024年产值达200万元以上。

  作为西江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广西85%以上的水量经梧州一路向东流经珠三角入海。为实现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平衡,位于梧州市的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过鱼通道。长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文明介绍,2023年,通过鱼道洄游的鱼类种类已由原来的40多种增加至68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以及四大家鱼等,最高峰时一年可检测到500万尾鱼依托鱼道洄游至上游水域,为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梧州市水利局副局长邓颖介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梧州市不断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动,促进全市各级河湖长和成员单位履职尽责。目前,西江干流梧州段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梧州市地表水水质考核常年排名全国前列,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推行河长制8年来,广西强化党政同治,持续高位推动河长治河,从“政府治水”转向“全民治水”,以西江为脉,开创广西文化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全区2710名总河长、2.6万名河湖长,坚决扛起保护好广西河湖的政治责任,每年巡河100万人次以上;扎实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整治,共清理整治河湖水域岸线1100多公里,建成349(段、个)美丽幸福河湖,创建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6个“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区共成立1.3万多个河湖管护志愿团队。(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