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贺州平桂茭白从田间“走”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餐桌
发表时间:2024-09-13 17:37:3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每年8—9月是茭白丰收的时节,为确保茭白新鲜,必须在当天上午运到批发商手中,再由批发商配送到贺州主城区农贸市场、超市,或转运到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13日电 (陶胜平)“种植茭白,我家一年能多挣六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好。”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新民村村民邓亚意近日受访时说。

图为茭农把采收的一捆捆茭白去壳、切根后打包。

  邓亚意在种植茭白之外,还会收购村民的茭白。他说,每年8—9月是茭白丰收的时节,为确保茭白新鲜,必须在当天上午运到批发商手中,再由批发商配送到贺州主城区农贸市场、超市,或转运到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新民村地处深山,海拔8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茭白。2017年,新民村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发展种植“美人茭”品种茭白。

  “茭白当年种植、当年丰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赵进文说,茭白种植户从最初的30户发展到现在的108户,种植面积由最初的50亩扩大到1100亩,预计今年产量达330万斤,可实现年产值900多万元。茭白种植不仅解决了撂荒地问题,又能带动120户脱贫户就业增收。

  “茭白产业发展这么好,离不开科技的助推。”平桂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祖彪说,相关部门除加强技术指导外,还同广西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保持联系,同时通过成立茭白专业合作社推广合理灌水、科学施肥、病虫防治等技术,提升茭白品质。

  除种植茭白,新民村还因地制宜扩大种植大肉姜、茶叶、油茶等产业。目前,全村特色产业已覆盖脱贫户170多户,产业覆盖率超过91%。

  为解决外地客商进村收货难等问题,近年来,平桂区多渠道筹资为新民村修建一条水泥路,还建起农产品加工中心,使新鲜茭白能保存两个月左右,错峰上市。

  “我们将通过举办茭白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提升新民茭白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广西地矿局驻平桂区沙田镇新民村第一书记陈彪说,当地通过订单模式把茭白远销粤港澳大湾区,让绿色果蔬摆上更多市民餐桌。(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