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社会法制
字号:
开学季,这些骗局需警惕!
发表时间:2024-09-18 17:11:0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开学季来临,各类诈骗团伙也开始蠢蠢欲动,广西桂林全州警方整理了近年高发的开学季诈骗手段,请广大家长和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部分学生因受人蛊惑贪图小利充当电信网络诈骗“工具人”,出租、出借、出售自己及家人名下的银行卡、手机卡等,沦为骗子的“帮凶”。

  开学季来临,各类诈骗团伙也开始蠢蠢欲动,广西桂林全州警方整理了近年高发的开学季诈骗手段,请广大家长和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骗局一:缴费、退费诈骗

  骗子在班级家长群里使用班主任的头像、昵称,冒充班主任发布虚假缴费信息,引诱家长和学生转账,或者利用伪基站、木马链接等手段,以学校名义给家长发送退费短信,引导家长点击链接,按要求填写个人银行账户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诈骗预防:学校应加强对各班级群的核查,及时清理身份存疑人员,加强群聊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学生和家长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在缴费、退费前再三确认收款人身份,不随便点击他人发送的链接,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骗局二:网络游戏陷阱多

  骗子通过视频号、微信、QQ号等平台发布具有诱惑性的信息诱导学生入局。比如,免费送游戏皮肤、免费送游戏装备、解除游戏防沉迷模式等,学生信以为真就会根据骗子的要求填写家长的个人信息,随后骗子又声称:因为操作失误,被警方发现。威胁学生转账或提供付款码、银行账户、验证码等,否者就对学生的父母进行罚款、拘留,学生在害怕、紧张的情绪裹挟下,被迫转账。

  诈骗预防:家长要加强引导教育,对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的时间及浏览内容进行严格管控,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锻炼健身等健康有益活动。增强保密意识,家长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账户、支付密码及个人身份信息,设置安全性高的支付密码,使用人脸识别及指纹验证等生物识别支付方式,提高账户安全性。

  骗局三:买卖“两卡”,莫贪小利

  骗子在各个平台与学校周边发布信息吸引学生,声称可以高价收购银行卡和手机卡,没有任何风险。学生觉得既能赚钱又无损失,便将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卡提供给了对方。不久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用于非法交易,不仅被银行冻结账户,还涉嫌违法犯罪,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

  诈骗预防:学生群体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大量财产损失,还给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部分学生因受人蛊惑贪图小利充当电信网络诈骗“工具人”,出租、出借、出售自己及家人名下的银行卡、手机卡等,沦为骗子的“帮凶”。

  骗子的骗术层出不穷,总之,同学、家长、老师们要保持警惕,以免落入骗子的陷阱,一旦上当受骗,立刻寻求96110的帮助。(桂林政法—平安全州警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