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港澳台侨
字号:
南宁武鸣区人大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侨区落地开花
发表时间:2024-10-24 15:42:0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年来,南宁市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侨务职能作用,以站点建设为抓手,在府城镇东风社区、东江村及广西—东盟经开区等三个侨区,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基地)+侨务工作”的模式,突出以服务侨界为抓手,充分发挥侨界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侨区落地开花。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4日电 (梁翠柳)近年来,南宁市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侨务职能作用,以站点建设为抓手,在府城镇东风社区、东江村及广西—东盟经开区等三个侨区,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基地)+侨务工作”的模式,突出以服务侨界为抓手,充分发挥侨界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侨区落地开花。

  坚持政治引领 打造侨区共有“精神家园”

  “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侨区群众参政议政的联系点,积极践行宣传党的好政策、传递中国发展理念的宣传站、大课堂的职责,引导侨胞当好中国故事的讲解员、宣传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东盟经开区中心区社区“侨胞之家”人大代表联络员黄莲佳说。

  一直以来,武鸣区三个涉侨人大代表联系点(基地)坚持积极构筑侨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据侨民居住地的生活习俗特点,认真挖掘梳理侨区精神文化脉络,努力把侨乡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不断丰富站点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内涵。

  华侨城社区人大站点(基地)联合当地社区共同打造“华侨农场发展长廊”,向辖区侨胞、群众展示武鸣华侨农场在各级党委的关怀和帮助下,海外华侨的迁徙繁衍、发展创业、情系家园、热心公益等发展历程,传承爱国爱乡的精神内涵。府城镇府城社区、东江村两个站点着眼于地方山歌优势,结合每个月15日和30日的“歌圩日”,通过山歌的形式向侨区群众宣传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促进当地村民、侨民进一步交流。

  推动代表履职 打造侨区“为民之家”

  “‘府城镇东风社区龙潭组新桥涵洞维修项目’得以列为武鸣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城区人大代表票决落实,有效保障了东风社区侨区群众出行安全,更是解决了压在当地群众心头的‘忧心事’。”武鸣区人大代表、东风社区群众隆学海说。

  为提升代表意见建议质量、提高意见建议办成率,近年来,武鸣区各级人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推动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同时推动城区人民政府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办理闭会期间代表意见建议中涉及到群众急需但又难以申请项目资金解决的小微实事。2023年以来,三个涉侨工作站点(基地)共向城区、镇级人大提出意见建议11件,意见建议办成率100%,代表满意率100%。

  助推经济发展 打造侨区“有为之家”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赋能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武鸣区所有代表联络站点及所有人大代表履职一个重要方向。”武鸣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陈玉梅说。

  在东江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们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主攻方向,组织东风社区所有侨区干部,共同谋划社区及各归侨组的产业规划,提振村级经济发展。目前,东风社区夏黄归侨组共种植茶叶约80亩,年产值约100万元;东风社区结合武鸣区持续打造“中国沃柑看武鸣”的品牌优势,每年纯收入约8000元/亩。

  位于经济园区中的华侨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地),关注归侨侨眷回乡创业情况,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在侨胞集居地腾出51间商铺打造“华侨城创业街”,以减免部分租金的方式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关注园区侨资企业发展情况,加强与海内外侨胞社团的联络,积极组织侨企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园区先后引进侨企19家。

  开展暖侨行动 打造侨区“连心之家”

  近年来,三个涉侨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坚持通过保护侨区群众司法权益、关心关怀困难侨胞侨眷,推动群团联建共建行动,温暖侨心。

  定期邀请“三官一员”进驻联络站,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解决农场的纠纷调处;华侨城社区站点的涉侨人大代表主动加入东盟经开区法庭组建的“暖阳家事巡访团”,共同推进侨区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推动制定《涉侨案件“三优先”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侨胞侨眷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关注困难侨胞侨眷,建立“人大代表+困难侨胞侨眷”的定向帮扶模式。(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