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三江构建侗族特色警务机制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 发表时间:2024-10-24 16:06:51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公安局程村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警务+”发展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年4月,古宜镇南站社区鼓楼小区和泗联村两地因“引”水问题出现纠纷,双方僵持不下,矛盾逐渐升级。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4日电 (龙佳倩 韦贻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公安局程村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警务+”发展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程村派出所辖区总面积523平方公里,辖区有三江中学、江川小学、三江南动车站、程村工业园区等22个重点单位,其中南站社区是广西第三大易地搬迁安置点,共搬迁入住脱贫户4606户20162人,主要居住有侗、苗、瑶、壮、汉等各族群众,其中少数民族群众人口占比达94.52%。
今年4月,古宜镇南站社区鼓楼小区和泗联村两地因“引”水问题出现纠纷,双方僵持不下,矛盾逐渐升级。得知情况后,程村派出所联合“寨佬”(侗族村寨中熟悉村规民约、威望高的老人)、“款师”(侗族村寨里具有很高名望的人)等力量,将两地村民代表请到社区鼓楼“矛盾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经过耐心调解,双方群众打开心结,握手言和,就引水问题达成共识,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达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效果。
程村派出所利用侗族群众在鼓楼议事的民俗传统,把矛盾纠纷调解室“搬”到社区侗族鼓楼里,充分发挥侗族“款”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借助鼓楼“寨佬”“款师”和金牌调解员力量,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让侗族文化调处更靠前,着力构建具有侗族特色的警务机制。同时,程村派出所将为人正直、办事公道、见多识广的“寨佬”培养成为法律明白人,利用侗族“讲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鼓楼组织开展寨佬讲款和鼓楼普法活动,向村民讲解国家法律知识、政策法规及村规民约,传递法治“正能量”,促进侗乡和谐稳定。
“党建+警务”,基层治理聚势能
臂戴红袖标、身穿统一马甲、队形整齐划一……在南站社区,每当夜幕降临,便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穿梭在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中,夜以继日守护着社区的安宁,他们是市民,也是义警。
程村派出所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将有意愿的脱贫户纳入警务助理、治安巡逻员和楼栋长等岗位进行管理,组建“红袖标”义警队伍,与民警辅警一同开展夜巡等工作,将社会治安防控力量“隐于市、藏于民”,打通基层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程村派出所通过组建“红袖标”治安联防队、党群志愿服务先锋队、网格化综治治理队“三支队伍”,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智慧小区建设等工程,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社区“安全网”,创新服务方式、调解方式、教育方式,形成了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数字+警务”,政务服务提效能
近年来,程村派出所结合“办实事解民忧”活动,针对侗族群众集中聚居实际,将服务关口前移,在18个社区(村)配齐少数民族警务人员解决语言沟通障碍,开通“一窗通办”和“侗语办理”服务窗口,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形式。
依托“桂警通办”小程序,通过预约、代办、上门等方式延伸服务触角,做实“六送”服务(送保障、送助学、送就业、送文化、送技能、送法治),为辖区居民提供户籍、身份证、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业务在线咨询、业务办理、进度查询、反馈投诉等服务;对参加考试学生群体及群众其它紧急事项,实行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服务;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众,通过电话、短信等提供预约服务,对孤寡、残疾、婴幼儿等出行不便或远距离群体,实行上门送办证服务。
截至目前,程村派出所“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共办理各类业务6500余次,预约服务100次,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上门办证、送证150余次,推动45项“农事城办”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最大程度提升“一次办成、指尖办成”服务效率。
“文化+警务”,民族团结强显能
“大家一起来唱支歌宣传反诈常识,诈骗的手段花样多但结局都相同......”这是程村派出所以将法律法规转化为侗语、侗款,融入到多耶、侗戏、侗族琵琶歌里,通过理论宣讲和文艺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诈骗宣传工作的日常场景。
近年来,程村派出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以创建活动促进公安主业,有力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程村派出所协助南站社区成立各类文艺队9支,组织百家宴、多耶等民族特色集体活动100多场次,全力做好安保维稳工作,确保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案(事)件零发生,不断满足搬迁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期待、新需求,促进社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南站社区是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多民族搬迁群众聚居地,不少老人和幼童不会说普通话,程村派出所民警经常入户走访开展群众工作时,面临沟通交流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程村派出所选出部分少数民族民警和辅警组建“双语”宣传小分队,主动在南站社区推行“双语”宣传进社区活动,与群众拉家常、谈谈心,并组织民警开展学用少数民族语言活动,了解掌握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当办事居民遇到语言交流困难时,主动帮助群众作翻译、当向导,通过“双语”搭起警民“同心桥”,进一步深化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2022年,程村派出所被自治区公安厅命名为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并荣立全市公安机关集体三等功;2023年,被公安部、共青团中央通报表扬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并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