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那坡县工业养蚕“破茧”边关新“丝路”
- 发表时间:2024-10-26 12:18:42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年来,粤桂协作不断夯实那坡县桑蚕产业根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东绸西移”的有利契机,构建起从种桑养蚕到桑蚕茧收购、白厂丝生产、纺织绸布、炼染数码印花、内销出口于一体的丝绸全产业链,为那坡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丝路”。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6日电(凌箐璐)近日,走进广西那坡县永乐工业园区的同益新车间,一幅幅工业养蚕的智能化图景跃然眼前。饲养、设备、上蔟、采茧四大功能区精准划分,在小蚕饲养区,饲养盘中不见桑叶,只见盘底铺着一层褐绿色泥状物,上面爬满了蚕宝宝,正在对着褐绿色的“营养餐”大快朵颐。
“蚕不食桑叶,吃的是用桑叶粉、豆粕粉、玉米粉和其它微量元素按比例调配制作而成的粉体人工饲料。”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云介绍,人工饲料养蚕优势明显,不受桑树生长期和季节限制,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养蚕,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程度,实现工厂化生产。
那坡县具有发展蚕桑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蚕桑产业是当地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粤桂协作不断夯实那坡县桑蚕产业根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东绸西移”的有利契机,2017年该县引入深圳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构建起从种桑养蚕到桑蚕茧收购、白厂丝生产、纺织绸布、炼染数码印花、内销出口于一体的丝绸全产业链,为那坡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丝路”。
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探索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的一体化现代养蚕模式,2021年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新引进了全龄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蚕品种、人工饲料配方、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将工业化手段植入农业化经营,使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蚕桑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智能化全龄饲料养蚕新模式,是集蚕品改良、饲料配方、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养蚕方式。用人工饲料养蚕,实现种桑和养蚕分离,具有不受季节限制、节省劳力,投喂食次数少、蚕病减少等优点。”刘建云介绍,家蚕在全龄的生长周期内只需喂9到10次料,相比较传统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养蚕用房利用率提高500倍以上,桑树种植面积减少80%,综合生产成本节约达70%以上。降低饲育成本的同时,蚕茧产量提升6倍以上,产出的蚕丝品质从传统的AAA级提高到AAAAA级以上,养殖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益新公司研发的养蚕人工饲料配方中桑叶粉占比约30%,该公司通过‘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脱贫户)’的方式,以每斤1.5元的价格收购蚕农种植的桑叶作为饲料加工原料,助农增收。并使用粤桂协作资金2950万元,以村集体入股分红模式,形成‘土地变资产,蚕农变工人,桑园变股权’的乡村振兴利益联合机制,带动46个脱贫村增收。”那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隆海英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那坡同益新智能化工业饲料养蚕体系已发挥明显成效,不仅节约80%的桑园种植土地,还使桑园每亩收益从3000元提升到8000元,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