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桂聚英才
字号:
梁月荣:茶学领域的探索者与家乡发展的贡献者
发表时间:2024-11-06 16:03:4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梁月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技术服务,回馈家乡”的理念,通过科学技术的力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条件,实现了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梁月荣,广西容县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茶叶》杂志主编;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组成员、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等职。获“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先进个人”“全国先进茶叶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儿时追梦志如钢,拼搏奋进不畏霜 

  梁月荣在广西生活期间正处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学习成为了他唯一的兴趣和追求。上中学时,他每天步行穿梭于学校和家之间的四公里山路,这不仅考验着他的体力,更磨砺了他的意志。然而,为了学习知识,他从未抱怨过,因为他知道,每一次的跋涉都是为了更接近知识的殿堂。

  晚饭后,他总是争分夺秒地走出家门赶往学校自习,生怕浪费了一分钟的时间。那些日子里,天黑之前赶到学校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教室里的灯光是他最温暖的依靠,书页翻动的声音是他最悦耳的旋律。

  所幸,他就读的学校不仅拥有优良的学风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且老师们不仅向他传授知识,还悉心教导他做人的道理与处世的方法。在那里,他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并深切感受到了知识的无穷力量。当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到来时,他凭借着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再加上个人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成功考入了浙江大学。那一刻,他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自豪,因为浙江大学为他开启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让他有机会涉猎更多知识与领域,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回望过去,那段充满挑战的求学经历已成为他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浙大茶学探幽微,传承创新铸辉煌

  梁月荣在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茶学学科这一全国领先的平台上,得到了名师的悉心指导,深入探索茶学的奥秘。

  在研究生涯中,他始终秉持对茶学的热爱与执着,与团队成员一起广泛收集茶树育种资源,并运用先进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16个茶树新品种,推广至全国,为名优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成功开发“茶光互补”技术,不但有效解决了光伏电站建设用地问题,还有助于茶叶增产提质,使单位面积茶园经济效益提高2-3倍。

  为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他还远赴海外深造。在英国联合利华研究所学习期间,在国外导师的指导下,利用激光粒度检测和电子显微镜技术深入研究了茶汤“冷后浑”形成机理,并成功开发相应控制措施。回国后,这一技术被应用于系列茶饮料开发,有效解决了沉淀和保质期问题,使得该类产品成为市场上最为成功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在日本国立茶叶研究所学习期间,他攻克了基因克隆等前沿技术;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茶树基因克隆及分子育种研究,有效缩短国内外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差距。此外,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抗UVB作用。基于这一发现,回国后他将其成功应用于防晒功能化妆品领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愿为故土添光彩,报效家乡志气昂

  广西具有丰富的古茶树和野生茶树资源,梁月荣为了协助家乡开发这些茶资源,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他多次深入百色、梧州、桂林等茶区,开展野生茶和古茶树资源调查,并从中鉴定出一些低咖啡碱稀有茶树资源,利用他开发的茶树快速繁殖技术进行扩繁,使低咖啡碱茶树资源实现了人工栽培量产,为茶农增收开辟新途径。为了帮助梧州发展六堡茶产业,他将400平方米的茶树快速育苗设施从杭州迁移至梧州,开展工厂化育苗;同时从浙江组织30余位茶树育苗技术熟练工人来苍梧六堡镇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育苗基地,培育出1100余万株优质茶苗,为六堡茶优质高产基地建设提供优质苗木。为了提高当地茶叶产业技术服务水平,帮助苍梧六堡茶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建设的茶科研基地,被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协授予“广西苍梧茶科技小院”;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茶农技术素质,为六堡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梁月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技术服务,回馈家乡”的理念,通过科学技术的力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条件,实现了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来源:中国东盟人博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