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山水的“文化+生态”双遗产协同保护
- 发表时间:2025-05-30 11:01:5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文物保护点”在桂林南溪山公园正式揭牌,标志着象山区文物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新阶段。在这场文物与法律守护之约的背后,有一段检察机关以法治力量守护山水间文化瑰宝的故事。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文物保护点”在桂林南溪山公园正式揭牌,标志着象山区文物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新阶段。在这场文物与法律守护之约的背后,有一段检察机关以法治力量守护山水间文化瑰宝的故事。
南溪山存有唐代至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共200余件,主要载有药方、诗文、道家思想等内容。这些石刻不仅是研究桂林山水文化、医药史与道教发展的重要实物史料,还于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这些石刻因遭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曾面临毁损危险。
2019年7月,象山区检察院在开展“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中发现这一情况,迅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通过深入调查厘清问题根源、走访文物专家寻求科学方案、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最终推动各文物保护部门之间建立协作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风化石刻主体进行修缮。相关部门还申请财政经费,在32处石刻前设置保护告示牌,实施24小时监控,安排专人巡查,建立长效巡查保护机制。经多方联动努力,南溪山摩崖石刻得到了妥善保护,为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实践参考。
此次象山区检察院设立的检察公益诉讼文物保护点,负责日常监测、专业维护、修复技术研究、普法宣传、线索收集等工作,不仅是南溪山摩崖石刻长效保护的前沿阵地,更是象山区文物保护的重要平台。下一步,该院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优势,探索创新文物保护模式,辐射带动更多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让文物成为桂林山水之外的第二张名片,实现“文化+生态”双遗产协同保护。(来源:桂林政法—检察日报、桂林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