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社会法制
字号:
广西桂林七旬老人欲斥巨资购买黄金交给“警察”被劝阻
发表时间:2025-06-14 16:19:3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6月9日11时许,中国建设银行桂林解东支行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一位70多岁的老年客户F某要求购买2780克的黄金用于“储值”。这一大额、异常的交易立刻引起了银行警觉,工作人员迅速将信息上报至“警银联动”工作群。

  “他自称警察,说我名下电话卡涉及重大诈骗案件,已被‘国家专班’挂牌督办,需要配合调查‘洗脱罪名’。”为“自证清白”,家住广西桂林市的F某一口气购买了价值230万元的黄金,准备交给假警察,幸好真民警火速拦截。

  6月9日11时许,中国建设银行桂林解东支行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一位70多岁的老年客户F某要求购买2780克的黄金用于“储值”。这一大额、异常的交易立刻引起了银行警觉,工作人员迅速将信息上报至“警银联动”工作群。

  与此同时,桂林秀峰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接到了上级推送的一条精准预警线索:近期辖区内有人被骗3000克黄金。两条信息在反诈中心民警心中瞬间碰撞出火花——购买时间、黄金重量均高度吻合!风险等级被迅速标定为“极高”。

  反诈中心民警立即行动,一方面联系银行确认关键信息——万幸,老人购买的黄金此刻仍暂存于银行金库,未予提取。另一方面,民警火速赶往银行,找到老人进行第一次面对面劝阻。

  然而,初次劝阻并不顺利,随即民警将老人带到秀峰分局反诈中心进行第二次劝阻。面对民警的询问和提醒,老人表现得异常“镇定”,甚至以“家中亲属病重,急需回去准备后事”为由,急切要求离开。民警对其手机进行了全面检查,却未发现明显的被骗痕迹。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民警只得无奈让老人先行回家。

  当天18时30分左右,由秀峰分局反诈中心牵头,联合桂林市公安局新型网络犯罪侦查支队、七星分局民警组成的工作组,再次前往老人家中与其女儿一同进行第三次深度劝阻。遗憾的是,老人手机内的相关记录已被其自行彻底清除干净。面对民警和女儿的苦口婆心,老人坚称自己未被诈骗,态度固执。这场持续近6个小时的深夜劝导,最终仍未能突破老人的心理防线。

  连续三次高强度劝阻失败,并未让民警放弃。6月10日上午,公安机关再次组织辖区警力、社区工作人员以及老人的本地和外地亲属,通过电话、视频和面对面的持续沟通,耐心细致地剖析骗局。第四次劝阻中,这位被深度洗脑的老人终于如梦初醒,彻底认清了骗子的真面目和整个诈骗陷阱。

  经警方后续调查查明,F某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

  大约半个月前,老人接到一个自称是执法机关的诈骗电话,对方精准报出老人身份证号,谎称其名下电话卡涉及重大诈骗案件,已被“国家专班”挂牌督办,需要配合调查“洗脱罪名”。

  在添加QQ好友后,骗子通过频繁的QQ视频通话和文字信息,对老人进行持续的心理操控和洗脑。“他自称警察,和我打视频电话的背景是一个审讯室,而且那个男的身穿蓝色制服,我看着和警察衣服差不多,就相信了。”

  在制服与所谓“国家专班督办”的双重压力下,一向老实本分的老人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一步步陷入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最终按照指令,将全部积蓄取出,购买了2780克黄金,险些将巨额财产拱手送入骗子囊中。所幸在公安机关、银行共同发力、密切联动下,将黄金及时拦截,保住了老人的毕生积蓄。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网上办案,不会采取电话、微信及视频通话等远程方式进行讯问、取证,更不会让民众直接转账、取现。凡是遇到以“高额佣金”“投资高回报”“配合调查”“验资撤案”为由,要求购买黄金,并将黄金、现金通过网约车、快递等寄送到指定地址,或将黄金交付给“第三人”的,都是诈骗。切勿心存侥幸或盲目听信,如遇可疑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一旦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桂林警讯公众号(秀峰分局、新网侦支队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