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健康生活
字号:
广西专家支招夏季过敏性疾病防治
发表时间:2025-07-10 10:58:41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守护健康,远离过敏困扰”主题,邀请区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解读防治策略,为公众提供科学防护建议。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10日电 (黄艳梅 刘汉琪 李心语)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守护健康,远离过敏困扰”主题,邀请区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解读防治策略,为公众提供科学防护建议。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刘汉琪 摄

  过敏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统计,全球近40%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在我国,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胡国平指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都是多基因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及生活方式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重要发病风险因素。其中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尘螨、蟑螂、真菌、动物皮屑等,从悬浮的空气中进入鼻腔和气道后引发特应性体质个体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

  炎炎夏日,高温高湿天气为过敏性疾病发作“推波助澜”。针对患者反映的防晒霜、驱蚊液等夏季常用产品易引发接触性皮炎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谢治提醒,对于敏感肌人群,清洁方面建议选择偏酸性的氨基酸/葡糖苷洁面乳。

  据谢治介绍,驱蚊液中的高风险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避蚊胺,直接接触高浓度避蚊胺可能对皮肤、眼睛产生明显刺激;二是派卡瑞丁,相对避蚊胺和某些香精/精油,它的安全性更佳,对于皮肤的刺激性和致敏性更低,但也有极少数人使用后可能会不舒服;三是拟除虫菊酯类,这是一种强刺激物和致敏原,很容易导致接触性皮炎,不建议直接用于皮肤。

  对于易过敏体质人群以及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在食用荔枝、龙眼时,应该如何预防过敏现象的发生?广西皮肤病医院皮肤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姚婉玉说,荔枝和龙眼的果肉中含有异种蛋白、果酸等致敏物质,对于部分人群来说,过量食用可能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尤其是食用冷藏后的荔枝,低温刺激皮肤血管,可能加重过敏症状。如果不小心发生了过敏反应,可以先用清水冲洗过敏部位,然后用冷毛巾进行冷敷,缓解瘙痒和红肿。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手去抓挠,以免造成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轻度症状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果出现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疾病有哪些优势?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冯原说,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标本兼顾”:西医擅长“治标”,比如用抗组胺药快速止喘、止痒,通过检测明确过敏原,精准控制急性症状;中医侧重“治本”,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减少过敏复发频率,从根源上增强身体耐受力;两者结合还能减少副作用,比如通过中医调理,部分患者可减少激素、抗组胺药的用量,降低长期用药风险;同时,西医明确诊断+中医辨证,能实现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