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即时新闻
字号: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十载 筑就区域癌症防治体系
发表时间:2025-07-12 16:49:3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7月11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迎来建院40周年。该院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历经四十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康复于一体的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和国家三级甲等肿瘤医院。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12日电(陈维 邹琦萱 李爽 唐恬甜)7月11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迎来建院40周年。该院在1985年创建,历经四十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康复于一体的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和国家三级甲等肿瘤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五象院区。图片来源:广西日报

  医院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叶馥荪、莫志纯、严瑞琪等肿瘤学先驱在广西扶绥建成中国首个肝癌高发现场研究点。1985年,以三亩之地、百人之力起步的研究所,最初与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共用门诊和设备。如今,医院已发展为拥有五个“身份标识”的大型三甲医院,两院区总占地近230亩,开放床位1700多张,职工逾2000人。2024年,医院门急诊量超34.2万人次,年出院人数8.4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近1.46万台次。

  医院学科建设从最初的6个临床科室,发展至40个临床科室(病区)与19个医技科室协同作战的综合诊疗体系。肝胆胰脾外科团队建立的肝癌术后复发防治体系,使肝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56.5%,达到国际水平(NCCN,50%)。放疗科团队围绕局部晚期、转移性鼻咽癌治疗难题,牵头或联合国内多中心开展多项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等期刊并改写诊疗指南,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医院2005年在广西率先探索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现已形成17支MDT团队,开设12个单病种MDT门诊。日间病房年均服务患者超1.6万人次,成为广西日间治疗示范单位。医院引进PET-CT、TOMO等尖端设备,并获批广西首个质子放射治疗系统。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青秀院区。图片来源:广西日报

  作为教学医院,医院年均培养医学生近700名,《临床麻醉学》等4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科研方面构建全链条生态,依托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肿瘤专科)等6个国家级平台、广西结直肠癌基础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部级平台和38个厅级平台,共承担科研项目2000多项,获科技成果奖279项。其中“树鼩实验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模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创广西医疗卫生系统最高级别科技奖励。

  医院作为广西癌症中心,构建起自治区、市、县三级癌症防治网络,让肿瘤登记报告体系延伸至全区每个县区,获评国家肿瘤登记工作省级单位杰出贡献奖。在脱贫攻坚中,5名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帮扶村脱贫摘帽并获“全国文明村”称号;援非医疗队员在尼日尔践行中国医疗队精神。

  医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与欧美、东盟等地区知名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协议;举办东盟国家区域性高发肿瘤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中国(广西)—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等高规格、高水准学术会议,推动肿瘤诊疗技术朝着更高水平迈进。(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