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数智赋能市域社会治理 来宾推动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2025-10-30 15:09:26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广西来宾作为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紧跟AI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以数字为笔,从治理理念、基层治理能力以及法治保障水平等方面聚焦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广西来宾作为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紧跟AI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以数字为笔,从治理理念、基层治理能力以及法治保障水平等方面聚焦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通过整合基层资源、创新治理模式,来宾构建“一云一网一平台"治理体系与人才生态优化策略,形成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独具民族特色的经验做法与治理体系,在数字化转型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

  党建引领 筑牢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风向标”

  来宾享有“糖都”与“世界瑶都”之美誉。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呈现出基层治理半径过大、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及多民族文化融合需求与现代治理体系亟需有效衔接等现实问题。来宾市委、市政府将市域社会治理列为“一把手”工程,通过顶层设计,聚焦基层探索“党建+基层治理”新路径,夯实政治根基,构建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战斗堡垒。

  在重大治理项目中,“双组长”制突破单一部门主导的局限,通过跨领域协作,高位统筹确保责任落实和政策执行,减少部门推诿,提升立法效率。

  “乡呼县应”服务平台让民生服务直达民心

  来宾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已有资源,以业务为驱动,以综治信息化为引领,以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深度应用为目标,强化社会治理创新的顶层设计,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乡呼县应”服务平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数字平安群众参与互动平台,通过整合交通、环保、应急等8大领域数据,实现系统整合和业务整合的"城市大脑"初步成型,达到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共享、业务互通,构建综合性服务平台。

  目前,来宾“乡呼县应”服务平台包含信息管理、业务规则配置、事项办理、督办管理、业务考核、任务管理、统计分析、数据云图、系统管理、移动端APP。通过组织架构优化、技术平台搭建以及多方协同机制,为来宾政务办事流程的简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数字赋能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

  来宾市大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为建设“数字来宾”和打造“城市大脑”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从传统“以业务部门为中心”到“以群众事项为中心”的治理模式转变。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来宾及时抓住民族特色,将壮锦、铜鼓等非遗元素融入数字化治理场景,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IP,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基层治理中,来宾还通过将法治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如支持瑶语实时语音转写的智能系统,通过实现多语种服务矩阵,解决基层干部与瑶族群众沟通障碍,政务服务满意度达99.3%。来宾还通过民族调解权威化、巡回法庭特色化、司法确认制度化、普法宣传民俗化等路径,有效实现了数字赋能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法治与民俗的深度融合。

  民族自治与法治融合实现“石牌律文化”现代转型

  来宾市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破解顽症难题,依托科技赋能,推动“智慧治理”,设置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将综治、司法、信访、民政等多部门职能整合至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群众诉求真正做到“一窗受理、分类转办”。

  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来宾通过民族自治与法治融合的方式达到治理效能。金秀瑶族自治县将传统“石牌律”与现代法治结合,形成“四用”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基层治理的多元解纷机制。例如,在遗产继承纠纷中,法院认可“银饰作为传家宝”的民俗,同时通过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2024年,该案例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典型案例,推动当地调解成功率超96%。这种“法治+民族自治”的实践,既尊重传统文化,又提升治理效能。(曾贞)

【编辑:冯抒敏】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