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向“新” 广西“柳江智造”吸引世界目光
摘要提示:由中共柳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柳州市柳江区委员会、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联合主办的“向世界‘链’接柳江——2025年境外媒体探访‘一带一路’产业出海采风活动”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举行。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日电(黄艳梅 杨志雄)“在柳江空调企业生产车间,我深受震撼。这里机械化程度很高,不仅实现产品统一化和标准化,还大幅提升质量与效率,让消费者用得放心。我们将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使用柳江‘智造’产品。”柬埔寨柬中记协联合主席刘晓光近日表示。
近日,由中共柳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柳州市柳江区委员会、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联合主办的“向世界‘链’接柳江——2025年境外媒体探访‘一带一路’产业出海采风活动”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举行。
来自美国、意大利、瑞典、阿根廷、巴基斯坦、爱尔兰、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0余家境外媒体记者和正能量网络媒体达人,走进柳州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以及柳州市志格空调有限公司、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柳江区外贸代表企业,用镜头和笔墨记录柳江产业出海的生动实践,全方位感受当地开放发展新成果。
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柳江区制造产业基础深厚,是广西非公经济最发达的县域之一,目前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建材、预应力为两大传统产业的“332”产业体系。
在人工智能(AI)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推动下,柳江正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赋能企业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柳州市志格空调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签约落户柳江区。目前,企业拥有4条国内行业领先的全自动智能化总装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余万套。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的生产计划已排至2026年3月。今年1月至9月,该企业完成产值4.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7.6%,产品远销南美、东欧、非洲及东南亚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
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专业生产桥梁拉索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研发的“智慧拉索”系统,通过“感知—传输—云端”三层协同架构,为桥梁结构安全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守护。据企业董事长苏桥介绍,该企业已建成年产万吨的现代化缆索生产线,并配套先进的环保设施,产品远销日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科特迪瓦等国家。
近年来,柳州市以一碗螺蛳粉“嗦”出百亿元产业,吸引着全球目光。位于柳江区新兴工业园的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螺蛳粉出口的重要基地。走进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身着统一制服,熟练地进行配料、包装、质检等工序。
“我爱柳江,螺蛳粉好好吃。”在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外媒采风团饶有兴趣地参观螺蛳粉标准化生产车间,体验袋装螺蛳粉打包流程、品尝正宗的柳州螺蛳粉,鲜香辣爽的味道让大家赞不绝口。来自爱尔兰自媒体网络达人卢克说:“在爱尔兰也能买到柳州螺蛳粉,但在原产地品尝的感觉完全不同。柳江把地方特色变成全球畅销产品,这是非常成功的产业模式。”
本次采风活动,外媒采风团还走进柳江区狮韵醒狮培训基地、柳江区“葱满幸福”香葱产业(核心)示范区、柳江区百朋荷苑景区与广西海洋鸟笼产业基地,通过实地探访、聆听讲解、现场拍摄,全方位感受柳江在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与非遗手工艺传承等方面的发展活力。
目前,柳江区百朋镇每年可生产超过80万个鸟笼,海洋鸟笼产业基地的销售稳居中国竹制鸟笼行业第一位。意大利侨网副主编李红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洋鸟笼产业基地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结合,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创造经济价值,促进地方发展,更可以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传统工艺的坚守,感受到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匠心。(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