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财经资讯
字号:
十四五”期间南宁市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表时间:2022-08-12 10:16:52来源:南宁日报

摘要提示:《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近日印发,为今后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和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为今后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和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破解能源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 

  《规划》提出,要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目标,全面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推进实施十二项重点工程和行动,促进全市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循环经济将实现新提升,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20%左右;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将实现新突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 

  全面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缓解我市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明确了要全面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即城乡统筹、一横一纵“两带”联动、“多点”辐射,其中,一横一纵“两带”侧重不同、实现差异发展。“一纵”南北循环经济发展带重点加快建设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行业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横”东西循环经济发展带则重点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新型节能建材、林产品加工、报废车辆和电器电子综合利用等行业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建设南宁市跨境再生资源产业园,推进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及深加工;规划建设六景循环经济产业园,统筹实现横州市、青秀区东部地区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 

  此外,《规划》围绕工业、社会生活、农业等领域,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等4项重点任务。 

  如在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回收网络,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提高规范化回收企业对个体经营者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居民交投家庭废旧物资便利化水平。 

  大力实施十二项重点工程与行动

  《规划》还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大力实施十二项重点工程与行动,包括园区循环化发展改造升级工程、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废旧机动车(含车用电池)循环利用工程、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农林废弃物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行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升级行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行动等五项重点行动。 

  如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方面,我市将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主导+个体回收+回收基地+信息管理”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和综合利用网络。促进互联网+废旧资源回收、监管及交易,重点推进废旧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构建集消费、回收、再生、回用于一体的循环体系,形成电子废弃物“回收—破碎—拆解—分离提纯—电子电器原材料”循环产业链。 

  针对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方面,《规划》指出,要引导汽车生产企业联合相关配套企业,共同探索制定产品全生命周期标准,实现汽车生产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及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开展“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示范场景,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以汽车生产企业为骨干、中小微企业广泛参与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我市还将推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售后服务商、终端用户、回收拆解企业、再制造企业等相关方逐步进驻云上平台,实现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

  (记者 韦静 通讯员 张慧丹 实习生 蔡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