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马山县依托“黑”+“绿”+“红”文旅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1-09-13 22:30:53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2021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紧扣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围绕当前乡村振兴中心工作,依托“黑山羊养殖、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等产业支撑,打造“黑”+“绿”+“红”旅游品牌,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该县经济新增长点,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强首府战略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13日电(韦洪泉 黄启恒)2021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紧扣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围绕当前乡村振兴中心工作,依托“黑山羊养殖、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等产业支撑,打造“黑”+“绿”+“红”旅游品牌,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该县经济新增长点,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强首府战略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品牌效应

  升级“马山黑山羊”国家级知名品牌

  创新“一”字工作做法,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马山县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调研,访民情、听民声,确立“马山黑山羊”品牌发展战略,采取“一个领导抓一个产业、一套工作专班、一笔配套投入、一条龙服务、一套奖励办法”等措施,运用“小规模、大群体”的运作模式,发展壮大黑山羊产业。推动“味美养生滋补”的“马山黑山羊”成为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法宝,成功注册为南宁市首个动物类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树立“迎进来”思想,寻求行内专家支持。各单位根据部门行业工作特点,积极谋划,主动聘请区、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50余位农业科技专家,长期进驻马山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实践,帮带教企业、农户大力发展黑山羊等特色农业,着重引导和扶持各产业示范区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以协会为平台,互学互进,持续推动马山黑山羊产业健康发展。

  用好财政奖补政策,落实扶持经费保障。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支持,主要采取以贴息、农户联保等方式发放农村商业银行等信用贷款,解决黑山羊养殖户周转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出台并落实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制定特色产业项目奖补标准,大大提高了黑山羊养殖户的信心和创业积极性。据悉,2021年脱贫户的黑山羊养殖最小存栏规模达5只的,每只可申请奖补450元。通过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截至6月底,马山黑山羊养殖户规模已发展至183家,全县存栏5.29万只,出栏1.94万只。

  强化“政企”互促作用,推动产销融合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引进马山康养食品加工项目,大力生产发展黑山羊系列美食产品,构建“马山黑山羊”产销全产业链,助推黑山羊特色美食产销融合发展。通过举办“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等赛节活动,多渠道隆重推出“马山黑山羊”如烤全羊、清水羊肉汤、香椿羊扣、贵妃羊血、王子羊酱、炖羊蹄、煎羊肝、红焖羊肉块和红焖羊蹄等系列特色美食。通过企业深加工生产黑山羊自加热罐头、羊肾养生酒等保健食品,有效推动“马山黑山羊”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美食品牌,慕名到访一饱“马山黑山羊”口福的游客络绎不绝。

  树立生态理念

  大力发展大石山区“绿色生态”旅游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确定绿色生态发展方向。该县经过长期考察、多方论证,充分挖掘当地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创新发展,主打特色旅游“绿色牌”“生态牌”,努力避开并克服山多地少、可利用耕地匮乏等劣势。同时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和日益浓厚的乡村旅游氛围,加快推进“绿色生态”旅游产业,走出一条以“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的创新发展之路。

  坚持发展优先,加大生态旅游项目资金投入。该县通过组织协调财政、审计、发改、住建、文广体旅等部门,整合资源优势,加大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着力强化景区升级改造建设,先后打造“天河倒影”世界名洞金伦洞、“戏水天堂”水锦顺庄、“千年古刹”灵阳寺、“天然氧吧”中国弄拉、“百里画廊”红水河风光、“水车之乡”小都百、全国首个攀岩特色小镇古零三甲等众多3A、4A级景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从1家增加到7家,同时打造生态康养、乡村旅游景点共148处。近年来坚持在各乡镇举办“月月生态旅游节”,打造出生机勃勃、永不落幕的地方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同时以建设全国首个攀岩特色小镇为契机,党政同心,群策群力,加大投入,成功创建并竖起“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坚持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旅游先行示范区。该县重点打造古零镇乔老河片乡村旅游先行示范区,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建设目标,采取“土地租金+劳力薪金+旅游公司股金分红”“景区+产业园”“体育+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凸显地方生态特色,有效带动区域内群众就业增收。该县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强化宣传推介乔老河片区包括长寿康养加工产业园、龙河文旅小镇、锦绣山庄、旅游集散中心、在水一方国际艺术小镇等1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目前有1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重大项目意向总投资达30多亿元,乔老河片区建设已成为马山县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的标志性、示范性模式,并辐射带动全县绿色生态旅游业发展。2021年上半年马山接待游客人数317万人次,旅游消费23亿元以上,绿色生态旅游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树立红色标杆

  充分挖掘县域“红色旅游”新增长点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该县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投入物力财力,以永州镇为根据地,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修建了那马革命老区江庄补习学社旧址、赵世同旧居、第九革命大本营、右江地委天鹅寨会议旧址以及坡鉴革命烈士陵园(广西九大陵园之一)等革命老区纪念场所的基础设施,完善革命遗物、史料、文献的收集,加大老区“一馆两园三址四居九营”的改造升级力度,建成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马革命老区教育基地),随着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服务软件的不断提升也让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借助革命遗址遗迹,传承红色基因。该县依托革命老区教育基地将“感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党史学习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主动与基地周边单位及学校合作,组织到革命老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积极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发挥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有效推动当地红色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据统计,截至7月上旬,永州镇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消费超50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创收致富1200多人(户)。红色旅游已成为马山靓丽的新名片,红色旅游产业已成为马山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实干担当、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推动该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