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江南区走心走实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发表时间:2021-09-22 18:01:13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日,由中共南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南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南宁市党史学习教育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江南区,媒体记者实地采访,了解江南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0日电(勾永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局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牵头单位,与城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始终将党史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杨德福日前向媒体介绍说。
近日,由中共南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南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南宁市党史学习教育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江南区,媒体记者实地采访,了解江南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脏乱差”换新颜
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亭子村11组共有常驻人口900多人,流动人口1.5万人,占地398亩,有三产用地51亩,原由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因创城创卫工作需要,2021年5月26日移交给江南区福建园街道。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亭子村11组一直是管理难点、数字案件的高发区。江南区接管的当天,联合城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局等部门进入亭子村11组背街小巷,累计发动党员志愿者1500人次,与环卫人员共清运垃圾150余车、更换垃圾桶500余个、张贴公益广告约500张、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400余张,铺设沥青约1000平方,使得市容环境得到较大提升。
“江南区福建园街道将为群众服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切入点和落脚点,街道党工委聚焦亭子村11组村民的焦心事,多次深入群众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共收集群众最关心的切实利益的问题30余条,列好清单逐一整改,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以前脏乱差的城中村亭子村11组,焕发了新的容颜。“江南区福建园街道办副主任田清说道。
江南区江南街道新屋村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积极探索“3+”城中村精细化治理工作模式,全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风民俗日益浓厚,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2009年)、“自治区和谐村屯”、“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等称号。
教育资源升级
为进一步完善沙井片区教育基础设施,缓解片区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解决入学难问题,江南区党委、政府切实在教育规划优先、教育经费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上下功夫,富乐小学贵和校区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富乐小学贵和校区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沙井片区贵和路25号,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公办学校,规划用地总面积约24.2亩,工程总造价约7611.81万元,总建筑面积11557.41平方米。
今年9月,富乐小学贵和校区首次招生15个班,招生人数达719名学生。富乐小学党支部书记曾丽介绍道,“富乐小学贵和校区硬件设施一流,教学楼设计宽敞明亮,每个教室均配备智能化电子教学设备。师资方面,富乐小学配备了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学科骨干教师,现有教职工46人,是一支以‘80 后’教师为教学骨干、‘90 后’教师为主要力量的年轻队伍,知识面广、功底扎实、团结奋进、敬业爱生。”
富乐小学贵和校区的启用是有效提升产城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教育供给,推动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区党委、政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满足广大群众对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生动实践。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完善
江南区于2021年3月下旬开始广泛发动和征集各相关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并经请示城区区委、政府同意,筛选出11个项目重点推进,江南区人民医院二期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南宁市江南区人民医院位于江南区沙井片区同乐路与智兴路交汇处西北侧,占地面积65亩(实用50亩),总建筑面积约1093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7454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4760平方米),设置795张床位,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一栋门诊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1300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约5800万元,二期工程总投资约57063万元。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
江南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项目将为完善沙井片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推进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为城区群众营造良好的舒适就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区人民医院执行院长谢丽圣介绍,该项目预计明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满足沙井片区居民需求。
挖掘红色资源 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江南区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发挥文物遗址“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深挖麻子畲红色资源背后的红色故事、红色历史,以驻地旧址为基础,建设了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今年6月29日,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并举行开馆仪式,免费向社会开放。
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锦江村麻子畲坡,依托广西土地改革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设立而成,占地面积约60亩,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由10 处20多间清末民初时期建筑组成。麻子畲位于邕江上游老口渡口南岸,距南宁市区约20公里,建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博物馆主要分为综合陈列厅和文化名人旧居两部分,收藏展示展品80余件、图片(含油画)300余幅,回溯了我国和广西土地改革的历史,记录了“美丽南方”这段红色峥嵘岁月,将当年广西省土改运动中所形成的政治理论、文化艺术等成就以鲜明特色、互动趣味的展陈形式呈现出来。
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的落成开放,对了解广西乃至中国土改历史,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下一步,广西土改博物馆将以建设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为目标,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提升,进一步丰富馆藏,举办各类特色陈列展览,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