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覃塘区:移旧俗拆风水墙 兴文明美乡风
发表时间:2021-11-13 16:49:2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覃塘区在贵港市率先把“拆风水墙移旧俗、美化环境树新风”作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出台政策措施,带领群众解放思想,移风易俗,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村民的凝聚力、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消除了“黄赌毒”等不良陋习,社会主义文明乡风迅速吹拂壮乡大地,前不久还成为了广西乡村风貌提升初期评估总结暨现场推进会参观考察点。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2日电(覃伟 黄秀成)11月11日,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林村屯黄新新端着热乎乎的酒菜,送到在大哥家居住的父亲手上,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全屯风水墙都拆除了,孝顺老人起来既舒心又省力。”

  覃塘区是广西贵港市最大的壮民族集聚区,62万总人口中,壮族占了58%。由于历史上的防匪防盗、农村风水等原因,建围墙、筑档墙、设风水墙成为几千年来的传统风俗,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阻挡了人们视野,让村庄道路日渐狭窄,邻里纠纷不断。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覃塘区在贵港市率先把“拆风水墙移旧俗、美化环境树新风”作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出台政策措施,带领群众解放思想,移风易俗,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村民的凝聚力、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消除了“黄赌毒”等不良陋习,社会主义文明乡风迅速吹拂壮乡大地,前不久还成为了广西乡村风貌提升初期评估总结暨现场推进会参观考察点。

  政府引导移旧俗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没有政府的‘真金白银’支持和领导,我屯至今还是老旧样子。”望着光亮风畅的村庄,姚山村民兵营长黄福宾由衷说道。

  比邻南广高速铁路的林村屯,有710名壮族人口。过去房屋杂乱无章,邻里之间宅基地互不相让,房屋乱搭乱建,风水墙既高又长,一片死气沉沉乱象。

  今年3月,该屯被列为覃塘区第一批“两高两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358线国道、209线国道)风貌改造提升村屯。要求该屯先行清除房前屋后、池塘、排水沟垃圾,拆除老旧危房、猪栏牛栏、乱搭乱建房、风水墙等,然后才能进行外墙立面改造、村庄改造等项目建设。

  “陈老危房、风水墙迟早要拆,早拆有补助,早主动早受益”。林村屯群众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党小组提议,召开了群众大会,推选了理事会,一致通过了“统一‘三清三拆’、拆除风水墙大兴风貌改造”的决议。3月13日-15日,全屯23名党员、理事会成员率先带头拆除了自己的老旧危房、风水墙,此后五天时间,全屯就拆除铁棚47处3970平方米,危旧残房39处2630平方米,围墙照壁62处2866平方米。

  林泳珊因有身孕,按当地习俗,她家是不能大动土木的,否则便有流产之患。“见到乡亲们都把风水墙拆了,我也不能丢人现眼,没有了思想顾虑,便叫来钩机,把风水墙和老危房给拆了。”

  “事实证明,老旧风俗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全屯拆除围墙后,家家户户都平平安安,没有意外事件发生。”黄宾福说。

  林村屯只是覃塘区拆围墙移旧俗的缩影。今年以来,在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号角声中,覃塘区建立了“两高两道”沿线风貌提升示范线,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活动,还在贵港市率先出台“农村宅基地每户不超过150平方米”的规定,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等,在完成“三清三拆”的基础上,共引导农民拆除风水墙1726户,荣获广西乡村风貌提升初期考评县级考评第一档第二名。

  大兴土木美环境

  沥青道路,白墙灰瓦,绿树婆娑,鲜花簇拥……林村屯乡村振兴景象,令人振奋。

  拆除乱搭乱建、陈残危房、风水墙后,该屯请来设计单位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单位统一建设,形成了“一环一轴两绿核”的新格局,屯容屯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走在宽广整洁的环屯沥青路上,黄宾福兴致勃勃:这道路原来窄小弯曲,拆除风水墙后,道路两旁的村民们无偿让出1米宽左右的土地,让道路变宽变直,消防车可畅达无阻。

  道路小巷旁,树木葱郁,花草飘香。“这原风水墙圈起来的土地,现在都建成了小公园、小花园、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占地共有10亩左右。”

  公园、花园前后,是146栋装饰一新的“白墙灰瓦大坡顶、硬山平脊镬耳墙”的房屋。红砖黛瓦的村史馆里,犁耙、石磨等农具古色古香,壮衣、壮服、古书黄色斑斓,前来参观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

  蒙公镇黄岭村屈村屯边,污水处理站雄伟壮观。望着从屯中引来的污水管网,村支书黄汉洲喜从心来:从前因为有围墙阻拦,就是农电改造也要1个月以上才能完成。围墙拆除后这污水管网10天时间就铺设完成了。

  覃塘街道至蒙公镇旅游绿道上,骑行观光的人群川流不息。“这16公里长的绿道,经过10个村庄,需要征地202亩。群众主动拆除风水墙后,十多天就完成了征地工作。”项目施工负责人刘平喜笑颜开。

  覃塘街道姚山村水源屯旁,一座牛棚拔地而起,100多头耕牛在各自舍栏里悠然自得。“为解决风水墙、老牛栏拆除后耕牛存放问题,政府出资100多万元,建成了这耕牛集体宿舍,统一寄放和管理各家各户耕牛,消除了牛粪遍地的乱象。”姚山村支书陶伟杰喜上眉梢。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今年3月以来,覃塘区共筹措7亿多元资金,开展186个村庄的整治,“两高两道”沿线风貌提升示范线的3个乡镇21个村屯的2921栋农房改造,基本完成了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一期工程的绿道、驿站、牛棚、污水处理站建设和河道整治,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拆除风水墙给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实惠。

  文明乡风扑面来

  风水墙拆除了,视野开阔了,秽气吹走了,文明乡风劲吹壮乡田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滋润村民心田。

  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增强。通过带领群众移风易俗,村民们亲身感到党组织是真心诚意为民办实事谋利益的,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以前党员说话群众爱听不听,今年有6名青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2人成了入党积极分子。”屯党小组长黄宾福神采奕奕。

  今年7月,得知贵港市大力扶持发展稻虾种养的信息后,屯党小组在全屯户主会议上提出了“统一流转土地给养殖公司建立稻虾种养基地”的建议,立即得到广泛赞同。12天时间,群众就自觉丈量土地、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目前基地正在进行沟渠、道路、厂房等建设。

  “这600亩的稻虾基地计划于今冬建成后,每年将为本屯175户农民带来每亩1200元租金,给100多人劳动力提供长年务工岗位。”黄宾福说。

  村民团结互助蔚然成风。金秋11月初的傍晚,蒙公镇下黄岭屯大道小巷上,充满了赶车归来的人流,处处是谈笑风生的人群,洋溢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欢乐和温暖。

  “没拆围墙前,这条主屯路弯弯曲曲,车辆刮蹭事故时有发生,积怨日深,有的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围墙拆除后,路宽了,视线足了,车辆通畅了,大家心平气顺,再也没有堵气吵闹的事情出现。”正在驾牛车运粮回家的下黄岭屯户主会长黄世委说。

  “虽然是邻居,鸡犬之声相闻,但一望见高耸的围墙和大门,多年来我们极少登门往来,有事的话,宁愿打手机商量。”正在闲聊的村民张清秀接过话头。

  没有了风水墙阻挡,村民互相走动频繁了,交流多了,亲情浓了,团结互助风气日益浓厚。“上个月我从闲聊中得到蔬菜价好利高的消息后,就种了1亩蔬菜。这几天到了收获稻谷的时间,我又请邻居帮忙联系聘请收割机,日子过得很开心。”张清秀娓娓道来。

  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弘扬发展。围墙拆掉了,私心去除了,村民心胸坦荡,集体主义精神日渐高昂。林村屯各家各户捐资21.2万元进行风貌改造,黄春忠捐出5间老房给屯建村史馆,黄健成赠出0.3亩宅基地建小花园,黄天平为屯义务作壁画。每天早晚,各家各户纷纷自觉清洁房前屋后道路,护理前后左右花圃花带,长日保持路洁树青花香风貌。

  尊老爱幼风气浓。黄岭村上黄岭屯八旬老人黄红山的家里,女儿、女婿、外孙女同桌吃饭,其乐融融。黄兰英告诉笔者,以前一回到屯里,见到的都是高低各异的围墙和大门,很少见几个人影。现在家家户户通亮了,见到的亲人也多了,回娘家孝老的次数也多了。

  黄红山笑得乐呵呵:“最近几个月来,左邻右舍也经常过来走动,送果送菜的,谈天说地的都有,时间过得很快,再也没有孤独的感觉了。”

  “以前爷爷都不让我出大门,生怕我走丢了。现在他们总是坐在门前看我们玩耍,或带我们到小公园与小伙伴玩乐,我每天都像过节一样快乐。”他孙子手舞足蹈说道。

  “黄赌毒”等歪风陋习消声匿迹。“以前,我们不时接到群众举报,说村中有人聚众赌博。但待我们敲开牢牢的大门时,赌徒早就逃之夭夭。风水墙统一拆除后,群众心明眼亮互相监督,赌博等不良陋习消失怠尽了,兴文明树新风成了农村主流文化。”黄汉洲深有感触地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