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兴业:探索创新禁毒方式 推动“重点整治”向“示范创建”迈进
发表时间:2021-12-16 06:49:15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今年以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探索创新禁毒方式,推进全民禁毒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自2018年起截至目前,该县查处吸毒人数提升56.57%;涉毒警情数下降62.5%,2021年第三季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至99.01%,排名全市第一名,全区第十九名。

  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15日电(吴荣 孙思秋 赵必志)今年以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探索创新禁毒方式,推进全民禁毒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自2018年起截至目前,该县查处吸毒人数提升56.57%;涉毒警情数下降62.5%,2021年第三季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至99.01%,排名全市第一名,全区第十九名。

  临近年关,兴业县又掀起新一轮的拒毒、禁毒教育高潮,学生、机关干部、群众纷纷来到兴业县禁毒教育基地参观。该基地通过生命的代价、惨痛的教训等警示教育以及声光电科技化手段,让观众切实提高“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理念。今年10月份开放以来,该基地共接待参观人员约4000人次。

  兴业县第一中学学生何泰琳说,通过现场参观了兴业禁毒教育基地,我的感触非常深刻。整个展览围绕“拒绝毒品,立足行动”的主题,运用大量的图片、例子、多媒体等表现形式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给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近年来,兴业县积极探索创新禁毒方式,开创禁毒工作新局面。通过打造“两基地”“一中心”,推行“禁毒+企业”模式,实现禁毒警示宣教、戒治回归、社会参与等环节全方位提升,效果显著。“一中心”即发挥县级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引领示范统领作用,通过科学戒毒、综合矫治、法制教育、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关怀救济等有效措施,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目前,共为涉毒人员组织技能培训9期共534人(次)。

  在兴业县葵阳镇龙口村,已成功戒毒四年多的吴某种植的十多亩沃柑又获得了丰收。吴某在葵阳镇禁毒协会和葵阳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的帮助下,近几年通过承包果园每年获得超十万元的收入,实现既脱毒又脱贫。

  “作为吴某的帮扶人,负责引导他回归社区,重新找到人生价值。”兴业县葵阳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专职社工黎维坤说。

  “在禁毒协会的帮助下,我有了稳定的生活。我劝告吸毒的人不要再吸毒了,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定能够戒了毒,重归社会。”兴业县葵阳镇龙口村村民吴某说。

  葵阳镇禁毒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帮助吸毒人员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回归社会的非营利性团体,发挥了“禁毒+企业”带头作用。目前共有72 家企业主动参与禁毒,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关爱活动,帮扶5名脱毒人员脱贫致富,为12 名脱毒人员安排就业。

  “我们协会对涉毒困难人员进行物资和技能培训等救助,真正使其实现脱毒且脱贫,为葵阳镇创造一个绿色无毒的营商环境。”兴业县葵阳镇禁毒协会会长黎福武说。

  近年来,兴业县保持禁毒高压严打态势,取得较好经验。首先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领导,持续推动机制运行正常化。通过落实县镇村“三级书记抓禁毒”机制,层层压实禁毒工作责任,确保各项禁毒措施保障到位、提质增效。同时重点整治,推动排查管控精细化,深入开展吸毒人员“三清”排查,最大限度发现隐性吸毒人员,通过深化“1+5+N”管控措施,实现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进一步推动打击整治精准化,持续深入开展“亮剑·六打”“亮剑·靖边”等系列行动,对“重毒”区域,积极调动全警参与进行精准“全链条”打击整治。深入开展“平安关爱年”活动,通过“54331”措施对373名脱贫吸毒人员落实后续跟踪帮扶,帮助早日回归社会。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升级,毒品预防常态化教育成效进一步提升。在一系列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下,兴业县自2018年以来取得了“六升六降”的禁毒工作成效。

  “六个提升”:一是查处吸毒人数提升56.57%;二是新发现吸毒人数提升38.37%;三是强制隔离戒毒人数提升31.82%;四是破获涉毒案件提升7.27%;五是吸毒人员毛发检测率提升96.26%;六是今年第四季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99.01%。“六个下降”:一是污水检测数据大幅下降;二是区外外流贩毒抓获数下降;三是区内外流贩毒抓获数下降;四是现有吸毒人数下降;五是吸毒人员危害社会案件数下降;六是涉毒警情数下降。

  “下一步,兴业县将持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履行好毒品滥用和外流贩毒整治重大政治责任,一以贯之厉行铁腕禁毒、精准治毒,推动‘重点整治’向‘示范创建’迈进,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