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巴马:同育民族团结之花 共筑乡村教育振兴
发表时间:2022-03-29 09:43:52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巴马瑶族自治县各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一校一品”独具特色的办学成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各民族学生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9日电(罗小媚)多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各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将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弘扬民族精神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融合,以“一校一品”独具特色的办学成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各民族学生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学校创建成为各民族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谱写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美丽篇章。

  “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注入乡村教育振兴源头活水

  巴马县各校党支部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举旗定向作用。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提高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结合各学校实情,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点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榜样的力量,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的“源头活水”,让民族团结教育深深扎根孩子心中,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巴马寿乡大地上。

  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利用节假日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动员学生读书改写命运,推行“2+1”帮教模式,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心贴心”帮扶活动,用“书香党建”带动书香校园创建,党员教师率先垂范,通过每周“一集中两自学”等形式,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根据各学龄阶段孩子年龄特点,学校紧紧抓住文化认同这个“根”与“魂”,以德育教育为教育之根本,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民族师生形成共学共享、互帮互助的共同体意识。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道德讲堂、主题班队会、研学旅行等系列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思想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

  “校园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模式 深化教育内涵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各民族学生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巴马瑶族自治县各校切实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教学、校园活动、特色打造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不断促进各民族互助共学、共同进步。

  在常规教育教学和课后服务活动中,各校融入了本地独具特色长寿文化、绿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发挥功能室、走廊文化、楼梯文化、校园文化墙的育人功能,张贴民族常识、民族风俗活动、各领域卓越贡献者的展牌等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阵地,把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厚植各族学生心灵深处,教育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持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学校以“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的模式,把民族工作与学校主要工作相融合。将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庆元旦经典诵读比赛、运动会、教师文艺汇演、六一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校园读书节等大型活动中,学唱民族歌、演奏民族乐器、讲民族团结故事、参加民族节日、交民族朋友,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少先队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墙报、宣传专栏、学校公众号、黑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各民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促进各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征文、民族绘画、美术民族手工说课、微视频等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巴马县东山乡中心小学的瑶风文化、西山乡中小学的红色文化、巴马县第四小学的“幸福”文化、那桃乡中心小学的山歌文化、第五幼儿园的“壮风瑶韵”文化、凤凰乡初中中学的“凤”文化等,校园文化竞相发展,呈现出巴马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百花齐放”的教育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县东山乡中心小学、第三小学、第五幼儿园、第五小学等多所学校获评区、市、县等评为“河池市未成年人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民族特色教育实验园”等。

  “家校+民族团结进步”模式夯实民族团结教育振兴

  发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各校常态化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为师生、家长讲授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引导师生家长知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关系,夯实家国情怀。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巴马县长寿博物馆、西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开展课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同时家校配合,小手拉大手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开展少数民族家访、送教入户、慰问优秀教师、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暖心行动等。

  2021年以来,该县211所学校通过上百场/次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通过系列创新举措,将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渗透进学生的血液里心灵里,凝聚成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走出“小我”的天地,思想情感融入中华民族伟大的家园,焕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热情。巴马县把民族团结教育的种子根植在校园中,让和谐美丽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各民族同学如一粒粒石榴籽,在民族团结教育的大环境下紧紧抱在一起,共居、共学、共乐,亲如一家。(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