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横州市多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表时间:2022-05-14 16:53:54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横州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引能人建家乡,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村村有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14日电(苏寒梅)山上种上茶树,低洼荒地变成“双高”糖料蔗基地,偏远山村里发展土鸡养殖……广袤花乡大地,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热潮,村级集体经济蒸蒸日上。

  近年来,横州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引能人建家乡,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村村有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南乡镇大沙村经济能人回乡建设桑蚕产业示范园,助村集体经济发展 黄汝德 摄

  能人带头 激活强村富民“引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横州市注重从文化程度高的种养大户、在外创业成功人员、科技致富带头人、企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人等优秀人才中,选拔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能人中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并定期开展村干部培训,提升村干部素质,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陶圩镇泮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中营带领村民发展甜玉米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余元;南乡镇大沙村经济能人潘大东回乡建设桑蚕产业示范园,种植桑园500多亩,建设养蚕基地1个,带动周边3个村(社区)发展桑园100多亩,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1.1万元;校椅镇中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立康积极谋划“一村多策”,带领村民种植高品质水果、养殖土鸡、建设养猪场、股份合作发展茉莉花产业,通过多元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19.8万元……

  横州市通过扶持和服务能人干事创业,放大“能人效应”,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引擎”,如今全市有数百名乡村能人带领村民奔富路。

  盘活资源 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时下正是油茶管护的关键时期,横州市马山镇新龙村的油茶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施肥除草、修枝整形、翻犁园地,一派忙碌景象。该基地占地面200亩,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为新龙村农村剩余劳力创造就业机会,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油茶这个产业很好,不仅把撂荒的山地利用起来了,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马山镇新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覃金雪介绍,新龙村存在土地闲置,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村“两委”班子决定盘活闲置土地,发展油茶产业,让曾经的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去年实现村集体创收16.78万元,为新龙村村民拓出一条宽阔的致富路。

  闲置资源活起来,集体经济壮起来。近年来,横州市鼓励各村(社区)将集体所有的旧市场、厂房及其他房屋,以及不适宜耕种的田地、荒山、荒坡等闲置资源整合、盘活,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股份合作等方式,提高闲置存量资产利用率,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资源一活,不仅鼓起村集体“钱袋子”,也为服务群众提供了新的舞台。莲塘镇张村通过盘活村里闲置的土地,创办了幼儿园,不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更改善了孩子成长环境,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莲塘镇六莲村盘活闲置的旧农贸市场,打造了舒适便民、管理规范的新农贸市场,通过摊位出租,村级集体经济增收9万余万,也改善了农村群众消费环境,提高消费生活质量。

  因地制宜 乡村产业遍地开花

  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强“特色”,是横州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又一法宝。近年来,横州市采取“一村一策”“一村多策”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各村(社区)找准增收着力点,同时探索企业和村联合发展模式,发挥企业和村资源互补优势,精准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极”。

  校椅镇横塘村与横州市供销社合作发展综合服务项目,开展农资经营、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金融和保险便民服务等活动,收益双方共享,村民合作社年收益达5万余元。

  陶圩镇历来有养殖土鸡的传统,产业链非常完善,当地结合特色产业,办合作社、引进企业,引导11个“空壳村”、“薄弱村”抱团养殖土鸡,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养殖合作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陶圩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养殖合作模式发展土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横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镇龙乡那旭村山多林茂,适宜灵芝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村探索出“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仿野生灵芝种植,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万余元。该村还计划将灵芝产业往深加工方面发展,打造属于那旭村自己的品牌产品,大幅增加村集体收入。

  如今,横州市乡村产业遍地开花。去年底,全市308个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其中106个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今年,该市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部署,打造茶叶、甜玉米、优质稻、糖料蔗、畜牧、水产、桑蚕、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力争打造一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村(社区),推动“产业在村”向“产业富村”转变。(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