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广西兴业:“一卡通”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发表时间:2022-05-28 22:38:23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作为今年广西“一卡通”管理系统建设14个试点县(区)之一,自4月启动“一卡通”管理工作以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多措并举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各个阶段工作。

  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28日电(何少凤 肖绵健)作为今年广西“一卡通”管理系统建设14个试点县(区)之一,自4月启动“一卡通”管理工作以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多措并举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各个阶段工作。

  目前,该县已全面完成银行卡清理整合任务,为顺利接入自治区“一卡通”管理系统做好充分准备,确保6月份全区“一卡通”系统试点运行工作顺利开展,切实把党的各项财政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根据自治区工作部署要求,兴业县要于5月底完成银行卡清理整合工作,6月份接入自治区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一卡通”管理平台。“一卡通”系统上线运行后,全县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将实现一个受益人一张银行卡,通过集中、统一、阳光发放,受益群众享受的各项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在这张银行卡上一目了然,各镇、各业务部门、纪监部门也能对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实时核查,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该县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推动“一卡通”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县财政局作为牵头单位,组织成立3个工作专班包联指导全县13个镇和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结合该县实际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下发了《兴业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县工作动员部署会、升温加压工作推进会,将责任落实到镇村,层层加压,强力推进。

  为确保统筹保障到位,该县财政局作为牵头单位,积极统筹部署,4月初积极协调全县13个补贴项目主管部门,强力推进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清理整合,将45项补贴项目资金纳入“一卡通”系统发放管理。5月初组织开展基础数据采集,通过大数据比对,梳理出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受益群众使用银行卡基本情况;5月底经各部门上报,深入基层调研,结合该县实际情况和自治区相关要求,梳理出了农信社、邮政银行、桂林银行等三家代发金融机构,并签订了代发协议。该县财政局结合工作实际,落实65万元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各镇开展“一卡通”银行卡清理工作,提升了各镇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为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效有序完成清卡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确保政策宣传到位,该县构建了县镇村三级宣传大网络,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线上,组织兴业县融媒体中心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利用电视、客户端、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发布《兴业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政策解读》,制作“一卡通”管理工作专题宣传片等进行广泛宣传;县直各相关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通过微信群实时解答疑问,发布政策解读。线下,全县13个镇215个村(社区)通过在镇村主道路路段张贴标语、村务公开栏张贴告示、发放政策宣传单和利用大小喇叭、宣传车等方式进行宣传,将政策送到家家户户;同时,各镇还主动作为召开镇村两级培训会,结合工作实际发布工作要点,充分动员金融机构和村两委干部力量,形成“一卡通”管理工作合力,进村入户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为全县扎实推进“一卡通”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确保监督落实到位,该县实行媒体、业务和作风“三督查”制度。在县融媒体中心公布了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举报;县财政局对各镇村完成“一卡通”任务情况实行每天一通报、每天一排名制度,切实推进工作开展;县纪委监委结合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工作中的作风问题进行督查并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截止5月27日,该县已完成银行卡清理整合工作,在各镇各村和各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对全县226644人(户)补贴受益人进行了全面排查核实,清理多张银行卡领取惠民惠农补贴现象38079人,提前完成了银行卡清理任务。目前,该县各项“一卡通”管理工作正有序推进。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点面线’同步发力、‘急难小’一体推进,推动建立便捷、高效、安全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真正为群众办好实事、解决难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兴业县财政局局长刘昆明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