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时政外事
字号:
聚焦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南宁元素” 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
发表时间:2021-01-24 17:39:42来源:南宁日报

摘要提示:1月21日上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自治区代主席蓝天立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南宁元素”

  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

  推动“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1月21日上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自治区代主席蓝天立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亮眼的工作报告既“晒”出了过去一年和“十三五”期间广西上下齐心奋斗的“成绩单”,也“挂”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和新一年工作的“作战图”。令人振奋的是,报告中频频亮出了“南宁元素”,既肯定了南宁市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也为南宁市今后发展带来了利好、指明了方向。

  亮成绩——

  强首府战略开局良好 “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五级防控体系,“陆海空边”全面严防,织密“五张网”,筑牢“三道防线”,实施“十严格”措施,强化防疫物资生产和供应调度,抢建一批应急医院,全力收治危重病例,仅用一个多月就在全国较早实现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以梁小霞等医务工作者为代表的抗疫勇士,挺身而出、披甲逆行,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四大战役”全面胜利,“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全区剩余的2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0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

  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国家领导人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致辞,在特殊背景、特殊条件、特殊要求下,精心谋划、创新举措,把“两会”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实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额占全区三分之一,入驻企业达2.1万家。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形成全国首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15项,中国—东盟金融城引进金融机构总数达162家。中国—东盟信息港吸引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推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建设,获批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

  “十三五”时期,广西取得两个历史性成就,实现三个新跨越,实现四个持续提升。南宁成绩亮眼。

  建成运营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08公里。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牵引作用更加凸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逐步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

  区域发展活力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左右江革命老区协调发展,强首府战略加快实施。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镇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展未来——

  起步就要提速 开局就要争先

  奋力打造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大平台。

  奋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国内市场和东盟市场循环大通道,加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培育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园和物流体系建设。

  千方百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西江干流治理、洋溪水利枢纽、长塘水库等项目建设,开展数据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建设南宁智慧轨道交通、北部湾5G智慧港口、西江智慧航运。打造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

  千方百计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加快南宁、崇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切实加快重大开放平台建设。抓实抓好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个事关发展全局的牵引工程。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发展,实现“云上东博会”全年在线、常态化运行,持续打造高层对话、经贸合作、专业交流平台,提高经贸实效,促进投资合作。加快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完成国家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95%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实现入驻企业总数3.5万家,建成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建好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加快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加快中国—东盟信息港重点项目建设,建成运营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高起点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打造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广西儿童医疗中心、广西公共卫生应急技术中心等建设。加快建设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记者 杨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