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时政外事
字号:
通讯:戍边卫士的“精神粮仓”传承红色基因
发表时间:2021-06-23 17:12:58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被官兵们称为“精神粮仓”的“强军书屋”,由一半玻璃一半砖建成。虽然只有120平方米,却“盛粮”不少。有来自1200多个单位和个人馈赠的15000多册图书。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23日电 题:戍边卫士的“精神粮仓”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 李国闯 林洁琪

  “自从建起了‘强军书屋’,中队经常组织读书分享会,让战士们分享自己近期学习的知识和红色故事。”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那坡中队指导员潘飞帆说,强军书屋不仅有图书资源,还有“我们的故事”“最美百色兵”等12大类数字文化资源,满足官兵们的阅读需求。

知名专家学者为中队为“强军书屋”赠书 。林洁琪 摄

  知名专家学者为中队为“强军书屋”赠书 。林洁琪 摄

  被官兵们称为“精神粮仓”的“强军书屋”,由一半玻璃一半砖建成。虽然只有120平方米,却“盛粮”不少。有来自1200多个单位和个人馈赠的15000多册图书。在礼物专柜,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中队赠书,并担任中队的金牌导读员。屋内投影仪、平板电脑、数字公共文化一体机等信息设备一应俱全。

  那坡中队所在大队教导员刘斌凯介绍,为让驻守边远艰苦地区的官兵也能享受到新时代数字文化的发展成果,2019年底,武警部队党委筹划推进了“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借助地方公共文化资源,由军地联袂挖掘开发文化资源、推出数字文化产品,通过数字文化共享、书香军营建设、红色基因传承、文艺创演服务“四大工程”,重点帮建100个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中队,影响覆盖边疆地区数千个基层中队,系统改变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文化建设面貌,全面提升文化资战、文化稳边、文化育人成效。因此,中队书屋也成了武警部队“样板屋”。

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那坡中队“强军书屋”。林洁琪 摄

  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那坡中队“强军书屋”。林洁琪 摄

  书屋建成后,中队立足全域全时育人,又将数字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延伸至班排宿舍,让官兵们处处有学、处处可学。排长盛浩直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兵放下手机拿起书。为此,他们还专门给每个班配置了简易书柜,上面用来放大家爱看的书,下面用来放个人的手机。

  原本只有中专学历的战士陈治灿,入伍前是名“网虫”,因为读不进书,便草草拿了毕业证来当兵。顺利入伍后,尽管训练成绩很优秀,但总是在理论学习上“卡壳”。“强军书屋”建成使用后,他依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去看历史名人传记,一年内他利用业余时间看了6本书。今年春,他还先后拿到大专毕业证和驾驶证,成为战友们眼中的“学霸”。

图为那坡中队战士们在挑选书籍。林洁琪 摄

  图为那坡中队战士们在挑选书籍。林洁琪 摄

  “原先因为肚子里没货,在上微课时只能照本宣科,不能生动地分享讲述红色故事。”战士梁泰境是一名老党员,为了解决讲课干涩的问题,他深入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5本书,又借助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平台,不断存“货”练嘴,主动登台讲党史故事,现在被中队官兵推选为了理论骨干、红色讲解员。

  “以前由于驻地偏远,交通不便,官兵文化生活很单调。”武警百色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李开顺深有感触地说,如今这座集学习、阅读、茶聊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大超市”,让边境中队的时代气息更浓了,官兵精气神更足了。

图为那坡中队战士们的阅读计划。林洁琪 摄

  图为那坡中队战士们的阅读计划。林洁琪 摄

  书屋中最吸引人的是“八个一”活动和“九大功能”拓展,即通过每月一读、每月一课、每月一谈、每月一信等“八个一”活动,让书屋实现阅读、课堂、学习、交流、放松、娱乐、聚会、展览、分享“九大功能”,让官兵们从相互学习中明白许多道理、汲取养分。

  “书屋建成时间不长,作用发挥却已很明显。”中队长王康说,短短1年时间,战士们变得更阳光、更自信、更懂事、更有拼劲,今年有4名战士还报考了军校,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此外,武警百色支队政委叶华讲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又十分惊喜的事:前不久,一名体操奥运冠军被中队聘作官兵的“金牌教练”。官兵平日里遇到训练难题就利用网络远程向专业教练请教。在教练辅导大家科学体能训练的情况下,不少战友实现了新突破、训练伤痛的情况也减少了。

图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启荣为那坡中队战士讲述边境战斗的故事。林洁琪 摄

  图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启荣为那坡中队战士讲述边境战斗的故事。林洁琪 摄

  请知名运动员“进”文体馆,是中队拓展网络学习教育平台方式之一。他们还实现了“进校园”“进课堂”等。中队先后与百色市党校干部学院联袂开展了党课在线进警营活动,与武警井冈山中队等全国先进典型单位联建网上共享学习机制。

  小小营院中的小小书屋,让人不禁感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变的初心永恒的使命。正是一茬茬官兵在此甘于寂寞、以苦为乐的坚守,才换来了城市繁华、物质的丰富。这座书屋,不只是社会现代化延展的广度,更是滋养无数官兵的精神沃土,给予强军征途补给的精神“粮仓”。(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