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以奖代补”激活力 乡村振兴添动能
摘要提示:藤县创新打造“精准导向、全链培育”的特色产业奖补机制,实现政策红利由“普降甘霖”向“精准滴灌”转变,突出“一业一策”的针对性支持,分别出台了粉葛、八角、六堡茶等产业项目奖补方案,实现乡村产业提质与农户增收“双向奔赴”。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0日电(黄麟 陈以灵)“今年我家的花生和水稻又申请到3000元的以奖代补资金。我家连续6年领到‘以奖代补’,国家政策实在太好了!”藤县新庆镇思亥村的脱贫户邱彩金说。
藤县创新打造“精准导向、全链培育”的特色产业奖补机制,实现政策红利由“普降甘霖”向“精准滴灌”转变,突出“一业一策”的针对性支持,分别出台了粉葛、八角、六堡茶等产业项目奖补方案,实现乡村产业提质与农户增收“双向奔赴”。目前,全县发放产业以奖代补共18725户次4110.89万元。
今年该县发放“以奖代补”主要围绕“精准、覆盖、简化”三个核心词。
一是精准投放专项资金。2025年安排4506万元用于设施农业以奖代补和产业以奖代补(到户)项目;同时针对特色产业单独设奖,覆盖种植、加工、有机认证等全产业链环节。2025年划出1914.80万元衔接资金,专项用于六堡茶产业、粉葛、八角等特色产业项目奖补。此外,油茶产业有专项补贴,新种每亩补2000元,低产林改造每亩补700元。
二是覆盖多领域产业类型。奖补涵盖优质稻、花生等农作物种植,猪、牛等畜禽养殖,以及油茶、六堡茶等特色经济作物,塘步镇等乡镇还针对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常见种养产业落实奖补,庭院经济也被纳入奖补范畴。
三是简化流程+基层协助申报。优化资金项目常态化管理流程,简化审批程序;乡镇、村干部采用“政策上门讲、材料帮着填、流程代着跑”的模式,实地验收产业情况,乡镇、村干部一起到种养现场丈量农作物种植面积,保障奖补精准发放。
真金白银奖出来,乡村振兴“火”起来。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奖补政策点燃乡村发展热情,积极推动奖补对象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鼓励他们参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生产,以及庭院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乡村产业注入活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