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由粤、桂、澳三地粤剧名家联袂演出的经典粤剧《六国大封相》在广西梧州市上演,吸引众多戏曲爱好者前来观赏。4月20日,由粤、桂、澳三地粤剧名家联袂演出的经典粤剧《六国大封相》在广西梧州市上演,吸引众多戏曲爱好者前来观赏。……
    2025.07.06 13:06
  • 记者近日来到南宁市代管县级市横州,中华茉莉园里花田连片,雪白花苞缀满枝头,数公里外便能闻得缕缕清香。近年来,这座茉莉花小城以数智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推动“指尖经济”与“花海经济”深度融合,让“茉莉香”飘向海外。……
    2025.06.11 09:44
  • 藤县人从小看狮舞、扎狮头、敲锣鼓,狮舞基因已融入他们的血脉。娃娃骑在爷爷肩头学敲锣,后生仔举着新扎的狮头比试,出门在外的人听见鼓点都会跑回村。梧州市藤县龙狮运动协会会长祝启春介绍,鼎盛时期,藤县舞狮队伍一度达到300支。……
    2025.06.07 17:00
  • 龙脊梯田是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层层叠叠的梯田镌刻着中国农耕文明的年轮。曾经在龙脊梯田村民手中的竹编背篓工具,随着时代发展,也见证着传统农耕与现代旅游的融合,成为龙脊梯田变迁的鲜活见证。……
    2025.06.02 10:04
  • 走进梧州街头巷尾,六堡茶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街头巷尾的茶楼内,老茶客们围炉煮茶、谈天说地。对梧州而言,六堡茶不仅承载着“舌尖上的乡愁”,更是非遗传承的生动载体。……
    2025.05.22 09:51
  • “三月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众多活动中,“以歌传情、以歌会友”是重头戏,因为“壮族三月三”又被称为“歌圩节”,是青年男女对歌寻心上人的“情人节”。……
    2025.03.30 13:41
  • 广西桂林市靖江王府城墙脚下的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一座修旧如旧、青砖灰瓦的民国时期合院式城市民居内,一台沉浸式歌舞剧、刘三姐经典秀《三姐有戏》自2025年农历正月初一开演以来,吸引了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看。……
    2025.03.29 14:47
  • 广西山歌传承千年,在当代焕发新活力。“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中,广西民众“以歌代言”,表达情感。如今,在广西山歌比赛现场,年轻选手“同台飙歌”屡见不鲜。……
    2025.03.27 17:24
  • 瑶族油茶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日,在广西桂林,该项目的广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周黎维,在其工坊内现场捶制油茶,春茶混着老姜片炸出辛辣香气,引得一众海外游客啧啧称赞。……
    2025.02.26 14:16
  • 春寒料峭,中国大部分地区仍依赖暖气、空调。若穿越回古代,人们如何御寒取暖?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后宫小主们掌中的手炉,便是古代的“暖手宝”。……
    2025.02.19 10:27
  • 成群结队的“银发候鸟”或打太极拳,或唱起东北二人转,一招一式尽显从容;海风中,带着浓郁“大碴子味”的拜年声与粤语的“恭喜发财”相互交织成趣——这是中国知名“候鸟城市”广西北海别样的蛇年新春图景。……
    2025.02.13 15:29
  • 2月8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一,具有1000余年历史的舞炮龙活动在“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震撼上演。数十万中外游客在爆竹声中“炸龙”祈福,尽情享受热闹刺激的新春年俗。……
    2025.02.09 11:18
  • 连日来,“富川上灯炸龙节”在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举办。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一众舞龙青年挥动手中长杆,舞步刚劲敏捷,独具特色的布龙在空中翻飞,现场热闹非凡。……
    2025.02.06 14:26
  •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曾几何时,黄小英一度将织锦技艺搁置脑后。作为壮锦主要发源地之一的龙州县,已少有青年用壮锦作为嫁妆,壮锦面临传承断层隐忧。……
    2025.02.04 12:11
  • 春节期间,不少动漫、游戏等IP推出蛇年特别款式,受到年轻客群欢迎。广西柳州市商圈各“谷子店”里,挤满前来选购的年轻人。……
    2025.01.31 10:11
  • 临近春节,走进广西靖西市绣球工坊绣蕴坊,各式精美绣球制品琳琅满目。工坊内,五彩斑斓的丝线、绸缎摆满桌面。绣娘们神情专注,双手上下翻飞,丝线在指尖舞动。……
    2025.01.16 20:20
  • 新年伊始,广西粤剧团正紧锣密鼓排练剧目,为“春班”下乡做准备。在广西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粤剧演员们身着精美戏服,演绎经典粤剧曲目《帝女花》《紫钗记》,婉转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海内外游客陶醉其中。……
    2025.01.09 15:45
  • 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地处中越边境的龙州县,是广西壮锦主要传承基地之一。而就在一年前,壮锦织机在龙州县并不是紧俏货。由于壮锦销路不好,很多织娘不再织壮锦,民间很多织机被遗弃当柴火烧。……
    2025.01.05 11:0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