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个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地 专家称应早期管理慢性排异
摘要提示:日前,广西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设立,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以下简称“随访门诊”)也在该院落成。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28日电 日前,广西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设立,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以下简称“随访门诊”)也在该院落成。
据院方介绍,随访门诊将围绕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这一常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针对术后随访管理困难、并发症诊治不及时等核心痛点,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的策略,以及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帮助患者更早拥抱移植后高质量生活。
近年来,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呈现“井喷式”发展,平均年增长率达10%,2023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量更位居全球第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常务委员赖永榕表示,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地后,将为cGVHD患者提供贯穿诊前、诊中、诊后的系统化、规范化全病程管理帮助,个体化地对每一位患者制定治疗和随访方案,让他们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cGVHD俗称“慢性排异”,30%-7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术后会发生cGVHD,常累及皮肤、指甲、口腔、眼睛、关节筋膜或骨关节、胃肠道、肝脏、生殖器等多个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晚期非复发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兼血液党支部书记刘容容强调,cGVHD的管理关键在于“早”,一是强调早筛、早诊、早治,由于cGVHD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多数患者更多聚焦原发疾病的复发,容易错过cGVHD早期管理最佳时机。因此,当身体不同组织器官出现症状时,患者需高度警惕cGVHD的可能性,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二是尽早实现并维持免疫稳态和预防纤维化。维持免疫稳态不仅能够控制cGVHD进展,还能保留关键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降低原发肿瘤复发的风险。同时,预防纤维化有助于降低这一特征性病理带来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赖永榕补充道:“如今,有很多方式能够实现早期干预、早期控制,不让这些患者往下一步进展。并且,如果症状已经比较明显了,那么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我们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实现逆转,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达到治疗目的。”
赖永榕表示,新门诊投入使用后,将进行针对性的随访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围绕全程诊疗节点进行赋能,并打通线上、线下壁垒,包括就诊前的cGVHD筛查、评估,如受累器官评估;就诊中的cGVHD标准化诊断、治疗,如cGVHD评估量表、常见症状问诊提示卡等;就诊后的cGVHD规范化随访与疾病科普宣教,从而给予cGVHD患者全病程规范管理,并为科研转化提供长期随访体系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