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广西两项非遗技艺传承人研修和培训结业展演
发表时间:2024-06-24 16:31:4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非遗进校园 传承启新篇——2024年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和2024年广西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培训班结业展演,22日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24日电(黄兰红)非遗进校园 传承启新篇——2024年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和2024年广西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培训班结业展演,22日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组织实施,该计划旨在帮助传承人增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保护传承水平。

  作为广西三所承办院校之一,广西民族大学共承办了23期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和1期高级研修班,涉及彩调、壮剧、织锦、刺绣、编织、染织、民族服饰制作、陶瓷烧制和木构营造等9个方面,参训人数达850人。培训对提升传承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图为民族服饰制作高级研修班学员个人展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供图

  2024年,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两期研培班,分别是“2024年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和“2024年广西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培训时长为30天。

  服饰制作高级研修班共招生学员25人,其中64%的学员具有县级以上传承人称号,她们主要来自广西桂林龙胜、贺州八步和富川、百色田林和隆林、河池南丹和罗城、柳州融水和三江、来宾金秀和武宣、南宁宾阳等地的服饰制作传承人。

  陶瓷烧制培训班共招生学员31人,他们主要来自钦州、南宁、梧州、北海、玉林、来宾、桂林、河池等地的陶瓷烧制传承人。

  两期培训班主要采取讲座、交流研讨、实践操作、考察观摩、展演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传承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广西民族服饰制作和广西陶瓷烧制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技艺特点以及传承价值,从而增强传承人对服饰文化和陶瓷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此外,培训使传承人真正掌握服饰制作技艺和陶瓷烧制技艺的精髓,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员的相互学习,传承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培训期间,服饰班学员和陶瓷班学员参观考察了相关工作室、博物馆、企业等,培训模式的多样化使学员能够真正达到强基础、拓眼界和增学养的学习目的。

  图为陶瓷烧制班学员展示课程作品。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供图

  今年两期培训班既增强了广西民族大学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又提高了传承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培训班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助于推动广西非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当晚的展演,通过民族服饰走秀、陶艺展示、原生态民歌、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知识竞答等形式,展现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成果,使非遗走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民族服饰,了解广西陶瓷,使相关非遗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