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贸市场监管服务行动让群众“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摘要提示:在这家农贸市场大门显著位置,公示的经营户积分管理制度、先行赔付制度、“手机变砝码”等信息,上面“笑脸”“哭脸”经营户及摊位号一目了然。“这是广西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治理痛点创新推行农贸市场监管服务的写照。”该市场负责人贾瑞敏介绍。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0日电 (唐艺铭 蒋倩黄 缨茹)“我每年5月回黑龙江,10月来这边居住,平常都会到这个农贸市场买菜。这个市场每个摊位都有专属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商户的营业执照、公平秤检查结果等信息都能看到,这种公开的透明,让我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近日,位于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的八爪渔城市厨房农贸市场里,操着一口东北腔的王大哥正在买菜。
在这家农贸市场大门显著位置,公示的经营户积分管理制度、先行赔付制度、“手机变砝码”等信息,上面“笑脸”“哭脸”经营户及摊位号一目了然。“这是广西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治理痛点创新推行农贸市场监管服务的写照。”该市场负责人贾瑞敏介绍。
“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这套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机制,让农贸市场整体营商环境得到质的飞跃,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客流量显著增加,消费纠纷鲜有发生,群众更加愿意到我们这里来采购消费。”贾瑞敏说。
除八爪渔城市厨房农贸市场,防城港的许多市场都在推行这项监管服务举措。谈及这一举措带来的变化,港口区德城农贸市场工作人员韦丽萍坦言:“过去,我的大量精力耗费在处理消费纠纷上。如今,市场监管部门设计的这套管理体系,让我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每天巡查会根据明确的积分指标进行,管理变得标准化、条理化。同时,经营户的态度也从抵触转为主动配合甚至竞先争优。”
“在推进农贸市场监管服务过程中,我们基层一线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要打破各方形成的日常习惯和信任壁垒。”德城农贸市场辖区市场监管所所长谢宴良说,他们的办法就是“让效果说话,用服务引导”。“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农贸市场开办方落实积分管理,当‘笑脸经营户’生意明显变好时,信任和示范效应就自然形成了。”
“市场推行的这些措施,解决的正是我们消费者关心的信息不透明和维权困难的问题。”防城港市市民欧大姐拎着刚买的青菜和猪肉说道,以前买菜只能凭感觉和经验判断,“笑脸”公示就像一盏“探照灯”,商户的信誉水平一看便知。“先行赔付”则解决了市民“怕麻烦、维权难”的后顾之忧,用制度承诺确保一旦出现问题,如果错在摊贩,但不肯赔偿,市场开办方会第一时间赔付,解决问题畅通高效。
“目前,农贸市场‘十个一’监管服务行动成效明显,广西已有320家农贸市场积极落实先行赔付、笑哭脸公示、积分管理、手机变砝码等举措。”广西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处长姜正利透露,该局将加快构建“法治化+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社会化+专业化+预防化”农贸市场综合治理体系,积极探索AI智慧农贸监管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和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壮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