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百色以“五个家园”建设绘就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5-11-01 18:04:38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近年来,百色市深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共建共享“五个家园”,不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建设。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日电 (朱玉媚)百色是桂滇黔三省(区)交界的核心城市,是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7%。近年来,百色市深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共建共享“五个家园”,不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建设。

  红色基因赋能认同建构,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百色市重点突出红色文化传承和边疆特色,构建“阵地+活动+教育”三维宣教体系,强化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创排壮剧《百色起义》、红色情景剧《右江潮》、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电影《秀美人生》、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等一批文艺作品,以文化浸润凝聚人心。

  百色市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启动《百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纲》编纂,丰富各族群众“三交”史料体系,开展“石榴籽。邻里情”互嵌式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筑牢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产业协同激活共富动能,夯实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立足“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资源优势,百色以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百色市聚焦新型生态铝、林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建成国家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铝产业产值超1500亿元,林业产值达850亿元。百色打造“百香百色”区域公共品牌,涵盖“百色芒果”等21类460个农产品,形成“品牌+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0万余名各族群众增收。

  跨境合作拓展新空间,百色建设中国百色—越南高平跨境产业合作园区,创新边境口岸“边民+合作社+落地加工企业”模式,落地加工企业从“零”增至31家;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16.4亿元,增长18.8%,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让边疆从“末梢”变为“开放前沿”。

  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为促进各族青少年“三交”,百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青年发展规划,同时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举办《青春之光》读书会,开设百色起义纪念馆等51个宣教基地和研学教育基地,设计“红色基因传承”“戍边精神培育”等主题线路,推动跨区域跨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

  为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百色实施全区最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建设5.64万套棚户区改造和3.1万套公租房,实现18.33万人搬迁群众和30万城镇居民互嵌式居住,同时在安置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同心广场、石榴籽议事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互嵌。

  百色以承办2025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推出2条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左右江革命老区跨省联游红色线路,承办中甲足球联赛、桂颠黔三省区十市州民族文化互鉴活动等,举办田阳布洛陀文化艺术节、隆林苗族跳坡节等各类民俗、非遗体验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绿色生态厚植宜居底色,构建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百色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结合,让绿色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立体治理守护生态屏障,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实施“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地表水水质连续5年居全国前30位。

  百色探索“石漠化治理+特色种植”模式,种植剑麻、火龙果等作物,形成年产值超5亿元产业链,治理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8000元增至1.8万元,技术在西南60余县推广。

  通联协作深化开放互嵌,巩固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以“边疆固防+区域协作”为抓手,百色打破地理与空间壁垒,促进区域通联协作,各族群众交融互嵌。目前,百色正构建“铁公水空”四位一体交通网,南昆客专让百色融入南宁“2小时经济生活圈”,即将开通的黄桶—百色铁路,是西南乃至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的重要节点。

  百色连续开展桂黔滇三省区十市州民族文化互鉴活动,建设靖西龙邦和那坡平孟“五个共同文化长廊”,以企业、学校、乡村、机关类型试点,打造31个“千里边关、百里运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带”,形成“边疆带动内陆、区域协同推进”的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完)

【编辑:冯抒敏】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