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公诉人”刘倩:从检八年磨一剑 守正笃行绽芳华
摘要提示:广西全区“十佳公诉人”、南丹县人民检察院三级检察官刘倩,踏入检察机关八载春秋,曾荣获河池市优秀公诉人、南丹新三好创建先进个人等称号。从青涩助理到员额检察官,再到全区“十佳公诉人”,她用忠诚与汗水,在公诉席上书写了一段砥砺奋进的成长篇章。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15日电 广西全区“十佳公诉人”、南丹县人民检察院三级检察官刘倩,踏入检察机关八载春秋,曾荣获河池市优秀公诉人、南丹新三好创建先进个人等称号。从青涩助理到员额检察官,再到全区“十佳公诉人”,她用忠诚与汗水,在公诉席上书写了一段砥砺奋进的成长篇章。
在勤学善思中夯实根基
2017年,刘倩抱着“成为一名优秀公诉人”的决心,考入南丹县人民检察院,被安排在刑事检察部门工作。作为公诉新兵,面对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与纷繁复杂的案卷材料,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系统钻研法条,熟悉各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和证据标准,阅读大量经典判例和权威著述,力求理解立法原意和法理精髓。
第一次分到案卷,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公诉”们请教,从阅卷笔录的规范制作,到审讯提纲的周密设计,从证据链条的严谨构建,到出庭预案的反复推敲。第一次单独走上法庭,她明白公诉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扎实的理论功底是确保案件质量的生命线。
在实战磨砺中淬炼本领
2024年,经过七年的积累与沉淀,刘倩由一名助理成为一名光荣的员额检察官。身份的转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办理的案件难度系数也将不断攀升。她始终将“精准”二字奉为圭臬。在办理一起涉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因时间久远,被害人不能清晰讲述具体经过。她通过抽丝剥茧式审查,引导侦查机关补充了相关证据,构建起清晰完整的证据体系,最终成功指控犯罪。
为了在庭审中更好地展现检察形象、有力指控犯罪,每一次开庭前,她都会做足功课,完善答辩提纲,准备多套应对方案,力求在法庭上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论证严密有力。正是这种对每一个案件、每一次出庭的精益求精,让她在实战中迅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刑检骨干。
在从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刘倩始终以“双向保护”为核心,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涉罪未成年人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联合相关单位,对涉罪未成年人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助10余名迷途少年重返校园;针对未成年被害人,联合妇联、教育部门提供心理疏导、复学帮扶,修复身心创伤。她通过情景模拟、法治宣讲开展各类法治教育活动20余场次,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成绩卓越。
在竞赛舞台上彰显风采
2025年,经过层层选拔,刘倩获选参加全区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备赛期间,她翻阅刑法学经典著作,梳理近三年司法解释的更新要点,查阅近百篇理论文章和典型案例;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法庭辩论,从语言节奏到眼神交流,从举证质证的逻辑到答辩回应的针对性,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
在长达数日的赛程中,她经历了策论写作、业务笔试、业务答辩、论辩赛等多个环节的严峻挑战。业务笔试考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她沉着冷静,调动多年积累;策论写作要求理论与实务结合,她视角独特,论证充分;业务答辩,她凭借平日练就的扎实功底,高效完成了任务。
在法庭论辩环节,面对强劲的对手和刁钻的辩题,她引经据典,逻辑清晰,反应敏捷,既有法理的深刻阐述,又有情理的交融感化,充分展现了其严密的逻辑思维、娴熟的法律运用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水平。最终,她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和稳定的临场发挥,荣获“全区十佳公诉人”称号。这顶桂冠,是对她八年如一日刻苦钻研、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也是其公诉生涯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在荣誉起点上续写华章
载誉归来,刘倩并未有丝毫懈怠。她深知,“十佳公诉人”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更高的要求。她将竞赛中收获的经验、增长的见识,迅速运用到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疑难案件研讨,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办案心得和参赛经验,主动承担起对年轻助理的“传帮带”任务。
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官,刘倩始终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办好每一起案件,以“求极致”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刑事检察岗位上守护公平正义,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检察官的初心与使命。八载淬炼,终成利剑;一朝绽放,不忘初心。这,就是一名基层公诉人的成长答卷。(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