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南宁市江南区以人大监督之力守护幸福“夕阳红”

2025-11-13 14:39:52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今年8月至10月,江南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全域排查、条分缕析、靶向施策、闭环督办”四步工作法,用扎实的履职实效回应“老有颐养”的民生关切。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3日电(奚启栋)17.53%的老龄化率,11.34万老年人口,如何保障养老服务顺应现实需求?这是一道摆在南宁市江南区面前的民生必答题。今年8月至10月,江南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全域排查、条分缕析、靶向施策、闭环督办”四步工作法,用扎实的履职实效回应“老有颐养”的民生关切。

  全域排查:“脚上沾泥”摸清真实家底

  “除了供餐数量,应急药品储备是否到位?送餐上门的覆盖半径能到多少?”在江西镇扬美村的长者食堂,检查组的问题细致入微。

图为执法检查组到辖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南宁市江南区人大常委会供图

  为打破“报表监督”的局限,检查组以“蹲点调研+随机抽查+座谈访谈”的方式,深入13家养老机构、18个长者饭堂和2个农村互助养老站点。不仅查阅10余个部门的台账,更与管理者、护理员和入住老人面对面交流,感知养老服务的真实温度。

  检查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政府投入529.89万元完成1173户适老化改造;13家机构提供2987张养老床位;5家医养结合机构贡献1192张医养床位……“数据背后,我们既要看到18个长者食堂服务50万人次的成绩,更要看清农村养老设施薄弱、服务不均等短板。”检查组负责人的话,点明了此次检查的深层意图。

  条分缕析:“把脉会诊”锁定问题症结

  监督的权威,源于对问题精准的洞察。检查组将调研现场延伸到二桥西社区等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选民接待日”,在听取最原汁原味的民意中,梳理出城乡养老资源差距较大、护理人员短缺、医养结合不够紧密等核心症结。

  50余条意见建议,最终凝练成一份“问题清单”:“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仍需加强”、“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医养康养深度融合有待推进”……“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政府的‘整改清单’和我们的‘履职清单’,这才是监督的价值所在。”江南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在研判会上强调。

  靶向施策:“对症下药”开出人大良方

  检查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问题解决。在江南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审议现场气氛热烈。

  “建议在旧城改造中刚性预留养老用地,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要推动‘长护险’扩面,让医保真正成为医养结合的‘供血动脉’!”……

图为执法检查组走访养老机构,与入住老人进行交流。南宁市江南区人大常委会供图

  会议形成了审议意见,向政府系统提出五方面建议:强化规划引领,优化设施布局;整合各类资源,提升服务质效;打通政策壁垒,深化医养融合;加强队伍建设,激发专业力量;健全监管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闭环督办:“一盯到底”确保监督落地

  “广旅集团康养中心的医保衔接进展如何?”“护理员岗位补贴发放到位没有?”

  人大监督不是“一查了之”,而是“一抓到底”。近日,江南区人大专项督导组直奔现场,对城区政府办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情况开展跟踪问效。

  截至目前,督导已推动实质进展:300万元养老设施资金落实到位,2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站纳入医保定点,新增护理员培训60人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养老服务是千家万户的“眼前事”,更是关乎长远的“国之大者”。江南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监督之力,推动城区构建起“规划有布局、服务有品质、医养有融合、人才有保障”的养老服务体系,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守护好最美“夕阳红”。

【编辑:杨陈】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