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基层人大代表多维发力 推动藤县乡镇重要通道建设

2025-11-17 11:00:46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眼下,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镇二级公路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这条承载着全镇近5万百姓深切期盼的道路,真实记录了人大代表们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7日电(韦海生 林伟宁)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眼下,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镇二级公路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这条承载着全镇近5万百姓深切期盼的道路,真实记录了人大代表们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盼了这么多年,这条路终于又要开工了!”望着重新启动的建设工程,村民们难掩激动之情。全长22.37公里的二级公路,是大黎镇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这条道路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2019年启动开工,后因各方面原因而被迫停工,一停就是4年。多年来的颠簸出行让全镇人民对二级公路的期盼愈发强烈。在镇人大代表多维发力、持续推动下,2023年终于重新启动,正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倾听民声,持续建言推动项目重启

  “道路不畅,产业发展就受限,村民增收就困难。”大黎镇人大主席江剑波在调研中深有感触。面对群众的迫切呼声,人大代表们通过代表联络站接访、入户走访、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这条路是我们镇发展的生命线,不能就这么停了!”这是代表们在走访中最常听到的呼声。原有的乡村道路狭窄弯曲,大型车辆通行困难,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代表们连续多年在县、镇人代会上提出议案,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民意。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这个牵动全镇人心的项目建设终于得以重新启动。

  全力推动,优化方案破解资金难题

  项目重启后,资金短缺成为首要难题。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既然资金有限,我们何不沿用原有路基进行改扩建,既能减少征地支出,又能减少新开挖工程量?”这一思路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除个别危险路段外,大部分路段都利用原有路基进行拓宽改造。

  特别是在经过古皮组、茶棒组村场时,代表们建议“暂时维持现有路线走向,待以后有条件时再实施改窄变宽、改弯取直”。这一方案既保证了道路基本通行功能,又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现在最重要的是让路先通起来,细节可以慢慢完善。”代表们向群众这样解释。

  创新机制,全程跟踪确保质量安全

  为确保监督精准有效,大黎镇人大创新实施“代表包项目”机制,每位人大代表定向联系具体项目,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在这一机制推动下,辖区内的代表们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从路基压实到路面铺设,从材料质量到施工工艺,都提出明确要求。平时,代表们定期开展巡查,重点监督原材料质量、路基压实度等关键环节,对发现问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推动问题闭环解决。

  施工关键期,大黎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调研活动,详细了解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保障情况。镇人大主席江剑波多次在调研中强调,人大代表们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严格落实质量标准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全力推动项目高标准推进。

  攻坚克难,倾情奉献破除施工障碍

  建设过程中,各种困难接踵而至。在某路段施工时,部分群众因征地补偿款未到位,坚决不让施工。眼看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大黎镇人大主席江剑波和人大代表郭永明主动站出来。

  “工程不能停,群众的利益也要保障。”江剑波和郭永明深入了解情况后做出决定——自掏腰包垫付征地款。“我们先垫上,绝不能让工程再停工了!”这一举动打动了当地群众和施工方,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目前,这条二级公路路面施工正在有序推进,建设者们抢抓工期,为早日通车全力奋战。从停工到复工,从资金短缺到方案优化,从征地纠纷到顺利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代表们的心血与智慧。

  路未通,履职不停歇。大黎镇人大代表们表示,将继续发挥连接群众的纽带作用,及时协助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充分履行监督职能,紧盯项目进度,监督施工质量,直至这条二级公路全线贯通,助力大黎镇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完)

【编辑:冯抒敏】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