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桂林至钟山高速大观亭隧道创新技术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2025-08-24 12:45:54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近日,在大观亭隧道前的智慧展厅里,二十多名一线工友正轮流戴上VR设备,体验一场特殊的“逃生训练”。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24日电 (潘攀)作为桂林-恭城-贺州公路(桂林至钟山段)№3合同段工程总承包部(以下简称桂钟路3标)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大观亭隧道全长5642米,是全线最长隧道,地质环境极其复杂。近日,在大观亭隧道前的智慧展厅里,二十多名一线工友正轮流戴上VR设备,体验一场特殊的“逃生训练”。

VR模拟逃生演练 潘攀 摄

  “注意脚下!快往逃生管道钻!”随着虚拟场景里传来“轰隆”的坍塌声,操作设备的师傅下意识地弯腰低姿,沿着屏幕里闪烁的反光条方向移动。

  为了保证特长隧道大观亭隧道施工安全,让工友们在隧道里多一分保障,项目团队埋头钻研,拿出了多项实打实的专利技术。“隧道逃生管道”采用高强度聚乙烯材料,每节管道外部设有型钢外框架,相邻两个外框架可以通过锁口进行拆卸连接。管道末端有逃生屋,就设在掌子面不远处,里面时刻备着饮用水、食物、药物和手电筒。管道一直延续到二衬端,为隧道逃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观亭隧道进口端 潘攀 摄

  隧道里的栈桥也是个“安全能手”。项目团队给它加了两道“保险”:防坠结构和围挡结构。栈桥两侧增加护栏,护栏还加了反光条,工友们推着料车走过时稳稳当当;防坠网则做成了可折叠的模块式,既能挡住飞溅的碎石,又不影响机械通行。

  通风系统更是隧道里的“隐形守护者”。这套专利通风系统能根据洞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空气质量指标自动调节风量,更有降温装置对送风进行降温,哪怕是最深的掌子面,也能保证空气清新。(完)

 
【编辑:林艳华】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