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移动“加减乘除法”赋能基层数字治理
摘要提示:近期,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以问题导向破题,以数智赋能解题,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技术创新,让为基层减负的“减法”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加法”,以简化繁琐流程的“除法”带来让群众更满意的“乘法”,成为检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近期,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以问题导向破题,以数智赋能解题,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技术创新,让为基层减负的“减法”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加法”,以简化繁琐流程的“除法”带来让群众更满意的“乘法”,成为检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服务民众。徐先丽 摄
从“痛点”到“通途”:数智赋能破解治理难题
基层治理的堵点,往往是群众生活的痛点。在钦州灵山县,传统治安防控手段效率低、覆盖弱,群众安全感难以保障。面对这道治理考题,钦州分公司组建“慧眼先锋”党员突击队,党员们带着技术扎进田间地头摸排调研,精准定制社会面监控解决方案。同时,联合生态伙伴研发“智网工程”,依托轻量化视频AI平台,2000余个联网摄像头日夜守护,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及车辆轨迹追踪等技术精准发力。帮助16名走失群众安全回家,辖区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22%,这是中国移动践行使命担当、守护万家灯火的生动写照。

移动数字乡村平台让乡村基层治理更智慧。 何俊良 摄
同样迎来蜕变的还有北海交通。过去早晚高峰的“堵车长龙”,让市民苦不堪言,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与当地交通警察支队联手打造的城市交通智能指挥系统给出了破局之道。“越界了请退回”“请佩戴好头盔”……AI智能音柱系统以实时语音引导行人安全文明出行;开发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精准调配红绿灯时长,提升主干道通行效率;警务通APP让民警一键调取监控视频、接收智能预警、远程处理简易事故。
化“繁琐”为“简便”:作风转变撬动服务升级
作风建设的考验,常常隐匿于“跑多次”“等好久”的细节里。在政企业务领域,以往从开发票到邮寄需要两三天,有线资费审批要辗转四五个环节,业务审批环节冗余且系统割裂,成了基层的“心头堵”。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坚持“刀刃向内”,针对发票管理和有线资费审批“顽疾”动真格。依托数字化电子发票,实现全流程线上闭环,当天完成开票且不再需要邮寄;上线专线资费审批矩阵,实现一张审批单流转,审批时长从平均7.9天缩短至1.8天。节省的不只是时间,更是基层员工服务客户的热情与效率。
在客户服务战线,AI技术也掀起“效能革命”。过去处理投诉需人工逐条阅读处理,如同“沙里淘金”。该公司开发上线“投诉问题提炼助手”,用算法替代人海战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客户投诉信息进行智能结构化处理,有效压缩处理时长,自2025年4月下旬上线以来,累计服务客户近万人次,较传统人工处理效率提升15倍。“机器解决重复劳动,我们更能专注解决用户难题。”10086一线客服人员如是说。
解“枷锁”创“价值”:技术创新释放民生红利
产业发展的困境,不少源于信息不畅这块“暗礁”。玉林市博白县的林业农民曾因信息壁垒饱受交易成本之苦,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一次次调研沟通后,为广西博工投资集团打造了“桂东南木业交易平台”。该平台融合物联网、区块链、5G和大数据技术,打通林场、加工企业、税务部门之间的“数据藩篱”。从林木竞拍到电子开票仅需17秒;税务人员轻点鼠标,即刻调取企业全年进销项匹配数据。“这个平台通过整合林业拍卖、运输等流程,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博白顿谷镇马醴村林改示范基地的李大姐喜笑颜开地说。

工作人员在演练中运用灭火无人机扑救失控船只。广西移动供图
数智技术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更在应急领域筑起安全屏障。在“应急使命·2025”联合演练现场,两架搭载灭火弹的无人机在5G信号指引下精准投送,5分钟内压制住模拟火场,效率较传统提升60%。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创新构建的“水上联动快速响应应急体系”,通过5G切片技术保障多部门数据互通,实现“无人机侦察-AI火情建模-智能调度决策-联动处置”闭环。“过去消防员要冒险抵近火场,现在AI建模远程指挥,这是对生命的双重守护。”据了解,69架多旋翼灭火无人机已交付广西应急管理厅,成为基层防灾的“空中卫士”。
从田间地头的安防守护到城市交通的智慧疏导,从服务流程的精简优化到产业生态的数字蝶变,中国移动人用一个个数智化成果,让实的作风可感可知、可触可及。未来,广西公司将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践行“民有所呼 我必有应”的庄严承诺,将作风建设化作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在数智浪潮中书写更加暖心的为民篇章。(申蓓 蔡军 邱宇)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