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源县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摘要提示:近年来,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政协把委员履职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进行衔接,积极发挥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在资源县瓜里乡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变“稻田”为“聚宝盆”的致富之路。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5日电(曾治云)近年来,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政协把委员履职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进行衔接,积极发挥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在资源县瓜里乡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变“稻田”为“聚宝盆”的致富之路,以此为核心的《稻渔综合种养,变“稻田”为“聚宝盆”》更是被评为教育部第七届省属高效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资源县政协主动邀请市县农业产业专家到瓜里实地开展产业发展论证,在结合各村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论证了57+2个种养品种的可能性,最终确定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旅游振兴工程,并制定了独具瓜里特色的“一心二带三区”发展思路。
在资源县政协牵线搭桥的帮扶下,2022年瓜里乡稻渔综合种养试验基地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指导下选育了7个稻种、2个螺种、2个鱼种进行综合种养试验,探索稻田综合种养高产、稳产的种养管理技术,并与柳州2家企业签订了保价回收协议。为了解决农户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方面的顾虑,资源县政协还在瓜里乡试点实施党小组建在产业发展上、党员聚在产业上、农民富在产业上的“三在产业”模式,把之前功能单一的农业生产变为“接二连三”的复合型产业,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立体种养,即“水里有渔(田螺、禾花鱼、泥鳅)、水上有稻、田上有瓜(葫芦瓜)”。
2024年,资源县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专题学习调研,在结对联系的瓜里村试点引进瓜蒌种植产业,建立示范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发展瓜蒌产业。
为消除农户在种养技术方面的顾虑,资源县政协还邀请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到瓜里乡下乡授课,全面系统讲解种养技术规范、种养经典模式及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等课程,并创办“农民田间学校”,推动师民联开“田间育人”课,以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方式,培养了刘宗春、刘洪均、肖慧松、刘和坪等一批扎根基层的种养产业“土专家”“田秀才”,并先后建成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个,瓜蒌种植示范基地3个,推广高标准综合立体种养模式,形成兴农、富农的种养品牌,以此为核心的《稻渔综合种养,变“稻田”为“聚宝盆”》成功被评为教育部第七届省属高效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