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00后”护士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点亮重生之光
摘要提示:近日,广西壮族南溪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00后”护士莫春雲,经过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的准备后,成功捐献18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珍贵的“生命火种”。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4日电(李金戈)近日,广西壮族南溪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00后”护士莫春雲,经过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的准备后,成功捐献18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珍贵的“生命火种”。这份跨越地域的无私奉献,让他成为全国第21323例、广西第750例、桂林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对众多罹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病的患者而言,寻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无异于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生命的唯一”。由于配型要求极高,非亲缘人群中的配型成功率通常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数十万分之一,许多患者在漫长的等待中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正因如此,每一例成功捐献都显得弥足珍贵。
2001年出生的莫春雲是河池宜州人,2025年本科毕业后入职南溪山医院。这位年轻的护士,早在2023年就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结下不解之缘。当时还在求学的他,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听到一位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学姐分享经历。“原来我们一个简单的决定,真的可以挽救一个生命。”这个朴素的认知深深触动了他。他毅然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许下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承诺。
此后几年,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莫春雲始终保持着奉献爱心的习惯,累计参与无偿献血6次。对他而言,献血不仅是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今年8月8日,一个寻常的工作日,莫春雲接到了桂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您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这句话让莫春雲的善意承诺迎来了兑现的时刻。
“接到电话那一刻,心情很奇妙,”莫春雲回忆道,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生命之约”,他首先跟科室汇报情况,并与家人、同事进行沟通之后,立即确认捐献意愿。他说:“能够配型成功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责任。”
在等待捐献的日子里,莫春雲不仅做好了身体准备,更承担起了科普宣传的责任。当身边有人对“抽骨髓”表示担忧时,他总会耐心解释:“现在的采集技术很先进,是通过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再用类似机采血小板的方式采集,过程安全,对健康没有影响。”
作为医护工作者,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消除了许多人的误解。“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它和献血一样,是每个健康人都能做到的爱心之举。”
近日,在完成5天的动员剂注射后,造血干细胞采集顺利进行。采集过程中,莫春雲始终面带微笑。“感觉就像献了一次成分血,”他平静地说,但想到自己的付出能够挽救一个生命,让一个家庭重获希望,就觉得特别值得。
捐献过程中,桂林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唐小荣专程前往医院慰问,为莫春雲颁发荣誉证书。唐小荣书记表示:“莫春雲同志的善举不仅践行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更用亲身经历证明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安全性与重要性。他的行动向社会传递了'捐献不可怕,人人可参与'的正能量。”
受南溪山医院党委委托,医院工会副主席侯小云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长邱莉琼也前往采集医院看望,为他送上鲜花和祝福。“莫春雲同志用专业与勇气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医护的担当,他的善举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传递了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
采集结束后,这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被及时送往患者所在医院,完成这场生命的接力。
莫春雲的善举如星火,既点亮了一个生命的未来,也温暖了整个社会。南溪山医院将持续弘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鼓励更多职工参与到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这项崇高的事业中,用爱心与专业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