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走边关”:看“潮汐表”守护“海上界碑”显民警担当
摘要提示:近日,广西2025年“走边关”之“卫国戍边有我”主题活动采访团(以下简称采访团)走进沿边又沿海的广西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松柏边境派出所,见证了该所民警在祖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特殊疆域守护“海上界碑”的忠诚与担当。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2日电(杨宗盛)近日,广西2025年“走边关”之“卫国戍边有我”主题活动采访团(以下简称采访团)走进沿边又沿海的广西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松柏边境派出所,见证了该所民警在祖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特殊疆域守护“海上界碑”的忠诚与担当。
1377号界碑位于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入海口,矗立于潮汐之间,每日迎送着南海的波涛。清晨,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松柏边境派出所民警李江南与护边员们乘巡逻艇破雾而行,开启新一天的巡边任务。派出所民警常年守护着5块独特的“海上界碑”,民警李江南向采访团介绍,辖区内的1374至1378号界碑均建立在潮间带滩涂上,“涨潮时,界碑被海水环绕;退潮时,它们屹立于滩涂。我们的巡逻必须严格遵循潮汐规律。”
据介绍,松柏边境派出所是全国仅有的既沿边、又沿海的两个派出所的其中之一,在这里,民警首先要掌握的技能是“看潮汐表”。这种与自然节律共舞的巡逻方式,已成为民警们的工作常态。面对复杂的海域环境,该所创新构建“三链式”防控模式,形成“视频巡查+无人机巡航+机动巡逻”的立体化巡控网络,实现海陆空一体化的智慧监控体系。
“我们必须赶在涨潮时出航,退潮前返航,否则船只极易搁浅。”松柏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梁善添说。
为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派出所联合海关、海警、渔政等部门组建最小作战单元,建立“5分钟应急响应圈”。梁善添表示,这一联动机制有效强化了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处置能力,充分体现了党政军警民协同作战的效能。该所还发动常年居住于海上蚝排的渔民,组建起“蚝哥蚝姐”志愿服务队。“渔民熟悉每一片水域,他们是海上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一片蚝排就是一个哨所,一个蚝民就是一个哨兵’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实践。”民警陈成介绍说。
来自山西黄土高原的民警李江南,已在此坚守近十年。“起初确实难以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但如今,这片海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来自山东的民警张瑜婷道出许多移民管理警察的心声:“虽然不能常回家团聚,但想到我们守护的是边境安全与群众安居乐业,一切付出都值得。”(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