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开镰收金浪 良技绘丰年
摘要提示:近日,在广西桂平市多个乡镇的广袤田野里,多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标志着桂平市62万亩晚稻收割工作正式启动,一幅幅繁忙的丰收画卷正在浔郁大地上徐徐展开。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3日电(蔡宇宁 李林)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又是一年好“丰”景。近日,在广西桂平市多个乡镇的广袤田野里,多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标志着桂平市62万亩晚稻收割工作正式启动,一幅幅繁忙的丰收画卷正在浔郁大地上徐徐展开。
在南木镇和社村,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收割机驶过之处,成排的水稻被整齐卷入,瞬间完成脱粒。金黄的稻谷通过卸粮筒源源不断地装入运输车。这是一场与时间、天气赛跑的高效协作。
“今天,我们三个主体连片1000多亩水稻开始收割,每天三台收割机作业,大概半个月时间收割完。经过测产,亩产1000斤以上干谷。”南木镇和社村种植大户辛金灿说。
为保障秋收工作顺利推进,连日来,桂平市组织多支农技服务小队,主动下沉南木、厚禄等多个乡镇,开展全覆盖、巡回式的秋收技术指导,把服务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服务小队现场指导农机手精准调整收割机的割台高度、滚筒转速等关键参数,并向广大农户现场讲解稻谷收后的科学烘干、安全存储等关键知识,通过“一线把脉、精准开方”,为秋收质量与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结合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我们重点推广了增密增穗技术,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南木镇全镇粮食总产量有望超出去年水平。”桂平市南木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家全介绍道。
近年来,桂平市将粮食单产提升工程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大力示范推广以“增密增穗”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科学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是实现“藏粮于技”的关键路径。据了解,桂平市2025年晚稻生产形势喜人,总产量有望突破24万吨。(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