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柳州柳江区:不只生产酸笋,更掌管螺蛳粉的“风味灵魂”

2025-08-29 17:18:12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正是这份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笋丫头”的酸笋产品赢得市场广泛认可。2025年上半年,“笋丫头”销售酸笋500吨,预计年销售酸笋1000吨,年产值500万元。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29日电(梁旎旎 周宏山)近日,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成团镇的柳州笋丫头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笋丫头”)生产车间机声隆隆、酸香四溢。传送带上,刚从竹林运来的新鲜竹笋还带着泥土潮气,工人们正忙碌地分拣、清洗新鲜竹笋;加工车间里,红油酸笋生产线持续作业,一包包鲜香麻辣的红油酸笋接连下线,奏响秋日“风味序曲”。

图为工人正忙碌地分拣新鲜竹笋。梁旎旎 摄

图为工人正忙碌地分拣新鲜竹笋。梁旎旎 摄

  “清洗、切好的竹笋需经过我们特制的酸水腌制78天,出厂销售。”柳州笋丫头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颜茜茜说。作为柳江区本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柳江酸笋制作技艺”传承人,颜茜茜向记者详细介绍酸笋发酵秘诀及研制过程技巧,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非遗技艺的匠心。正是这份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笋丫头”的酸笋产品赢得市场广泛认可。2025年上半年,“笋丫头”销售酸笋500吨,预计年销售酸笋1000吨,年产值500万元。

图为红油酸笋生产线。梁旎旎  摄

图为红油酸笋生产线。梁旎旎 摄

  “今年,我们在原有产能基础上新增一条生产线,主要用于加工即食红油酸笋。我们的酸笋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颜茜茜说道。

图为酸笋腌制厂房。梁旎旎  摄

图为酸笋腌制厂房。梁旎旎 摄

  据了解,该公司创新推行“公司+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加工厂”经营模式,前端链接4500余亩麻竹种植基地,后端衔接占地21亩的现代化加工车间,保障了从采收到加工的高效协同。依托这一模式,“笋丫头”成功构建起覆盖竹笋种植、产品研发、腌制加工的全产业链,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无缝联动与闭环运营。这份源自柳州的醇厚酸香,成为继螺蛳粉之后又一张闪亮的地方名片,为柳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

【编辑:蒋雪林】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