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企检查降97%!南宁这样为企业“减负”
摘要提示:广西南宁市司法局近日介绍,2025年4月以来,南宁市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纠治四类重点问题为导向,提升涉企执法水平为目标,不断推动涉企执法更规范、企业感受更显著、营商环境更优质。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29日电(蒙科霖 王瑜)广西南宁市司法局近日介绍,2025年4月以来,南宁市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纠治四类重点问题为导向,提升涉企执法水平为目标,不断推动涉企执法更规范、企业感受更显著、营商环境更优质。
大力纠治问题,使执法流程更规范更文明
为找出南宁市涉企执法领域痛点堵点,南宁市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层次铺开问题线索排查网,保障挖掘问题线索的覆盖面和有效性。抓好问题纠治这一关键环节,该市有力跟进执法监督,制发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跟踪问题整改办结,减少企业可预期损失432万元,持续跟进掌握对相关责任人倒查问责情况,对排查问题“建账销号”,进一步梳理典型案例、典型经验做法,形成整改闭环。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县两级已推动问题线索整改298条,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典型实事185件,挽回企业损失2158万元。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华表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动极大提升了我们医药行业的发展预期和安全感,‘阳光执法’和‘无事不扰’执法标准更清晰、程序更规范,避免了‘一刀切’,营造了让企业安心生产、专注创新的法治环境。”
优化行政检查,为企业减负出实招出硬招
南宁市把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环节,通过联合检查、数字赋能,降低检查频次、规范检查流程,服务企业轻装上阵。各执法部门积极出新招开新路,市交通运输局实行“差异化监管”,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开展分级监管,打造线上行政检查主阵地,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97.2%的同时,发现问题隐患数同比增长116%,做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市应急局打造“执法检查+专家服务”模式,组建涉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15个领域333人的南宁市应急管理专家库,邀请专家参与执法检查,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治理提升”。
2025年7月起,南宁市对35个跨部门监管场景实施“综合查一次”,同时开展“扫码入企”,由监管牵头单位在线上发起、跨部门线上分配、综合执法全过程线上监管。执法人员通过智桂通App扫码开展现场检查,严格控制单次执法人数,实时传送检查结果,线上移送问题线索,实现部门监管联动、提升问题处置效率,有效避免重复检查,既减轻了经营主体负担,又提升了执法工作效能。
转变执法理念,让执法更有尺度有温度
南宁市司法局主动靠前畅通企业反映诉求渠道,构建贯通市县两级的经营主体反映执法司法领域问题响应处置机制,建立南宁市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印发《南宁市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管理办法》,设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53个,搭建政企互动“连心桥”。
南宁龙胜商会会长表示:“南宁市推出的这一系列举措,使企业反映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真正做到了企业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尽快办、闭环办。”南宁市还持续深入开展柔性执法实践,今年以来市本级通过调解(和解)化解行政争议,行政机关撤销处罚决定12件、降罚或减缓执行141.2万元,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企业发展保留发展空间和整改时间,帮助企业经营恢复信心。
南宁市将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标尺,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走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长征”,持续夯实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最硬内核,提振企业发展“可预期”的最强信心,彰显执法监督“有温度”的最亮底色,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注入法治建设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