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筑牢反诈防线 广西移动重拳整治固话“黑盒子”诈骗

2025-11-21 17:47:27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近期,一种利用固定电话实施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黑盒子”诈骗在广西区内多次出现。不法分子假冒运营商工作人员,以“免费升级宽带”“免费提速”等话术为诱饵,诱导用户在固定电话上安装“黑盒子”(外壳常见为黑色,也可能是别的颜色),实际为VOIP非法设备。该设备能将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用户家中的座机号码,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仅可能承担高额通信费用,更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作案工具,个人财产和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近期,一种利用固定电话实施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黑盒子”诈骗在广西区内多次出现。不法分子假冒运营商工作人员,以“免费升级宽带”“免费提速”等话术为诱饵,诱导用户在固定电话上安装“黑盒子”(外壳常见为黑色,也可能是别的颜色),实际为VOIP非法设备。该设备能将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用户家中的座机号码,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仅可能承担高额通信费用,更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作案工具,个人财产和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红圈处为不法分子放置的“黑盒子”元器件。广西移动供图

红圈处为不法分子放置的“黑盒子”元器件。广西移动供图

  面对这一新型诈骗风险,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决策部署,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迅速行动、主动出击,围绕“源头管控、精准拦截、警企协同”三大核心,全面升级技术防控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切实筑牢反诈“防火墙”,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严把源头关口,筑牢业务准入防线。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严格执行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细化身份信息核验流程,坚决杜绝虚假开户。同时,加强对固话业务接入的全流程审核,对业务方案进行安全合规评估,并强化上门实地核查,确保装机地址、使用场景与申报用途一致,从源头上遏制违规接入和非法使用行为。

  聚焦风险排查,提升精准拦截能力。公司组织对全区固定电话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逐一检查号码使用状态、设备接入情况等关键环节,确保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动态清零。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持续优化涉诈风险识别模型,对高风险使用场景实施重点监测,实现对异常呼叫行为的精准识别与实时预警。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启动快速处置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阻断、早处置”,目前已成功拦截多起潜在诈骗风险。

  深化协同作战,形成综合治理合力。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建立涉诈线索“快查快打”联动机制,开辟信息报送绿色通道,实现涉诈数据实时共享、案件线索同步推送。发现异常固话使用线索后,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全力协助开展数据溯源、调查取证等工作,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为帮助公众有效识别和防范“黑盒子”诈骗,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提醒广大用户注意以下几点辨别方法:

  核实人员身份: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应查验其工牌、身份证件及预约工单,可拨打运营商官方客服热线进行核实。

  留意陌生设备:注意检查家中固定电话线路是否被接入非本人安装的陌生设备(“黑盒子”通常外观小巧,可能连接在话机与线路之间)。

  关注异常情况:如发现固话出现通话质量下降、莫名产生国际长途费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排查并联系运营商。

  增强防范意识: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不随意允许他人操作家中通信设备。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总经理潘宇华强调,当前电信诈骗手法不断翻新,隐蔽性增强,VOIP伪装等新型诈骗形式层出不穷,请公众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据了解,作为区内主导通信企业,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始终坚守反诈前沿阵地,既强化技术防控,担当网络安全“守门人”,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防骗知识“宣传员”。针对高发诈骗类型,公司开展专项技术攻关,持续运用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同时,通过短信提醒、营业厅宣传、进社区入校园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助力提升全民防骗识骗能力。(江鹏 申蓓)

【编辑:林艳华】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