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破题 人大联络站推动南宁“西翼”高质量发展
摘要提示: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那洪片区人大联络站紧扣南宁市进一步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五象新区、南宁经开区整合,解决“一体”和“西翼”发展问题的决策部署,强化人大代表履职聚焦,发挥人大优势,打造“那”里聚“洪”力,奋进强“西翼”工作品牌,用好改革关键招,走活人大代表服务“西翼”发展这盘棋。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0日电(谢嘉 方乙婷)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那洪片区人大联络站紧扣南宁市进一步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五象新区、南宁经开区整合,解决“一体”和“西翼”发展问题的决策部署,强化人大代表履职聚焦,发挥人大优势,打造“那”里聚“洪”力,奋进强“西翼”工作品牌,用好改革关键招,走活人大代表服务“西翼”发展这盘棋。
“代表有约”:助企长远稳健发展
聚焦推动惠企政策落地,推动相关部门派驻83名网格员精准对接服务“西翼”规上(限上)企业。落实代表“一对一”联系15家重点企业。通过开展“代表有约”等活动,联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为企业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
南宁五象新区管委会财政局金融科科长刘胜海介绍,人大代表及时反映企业需求,并协助管委会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面对面”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积极宣传金融惠企政策,4年来,共引导金融机构累计投放172.31亿元,为4734家市场主体减少融资成本3.32亿元。
在人大代表的关注推动下,江南区政府构建了企业用工“1+1+N”服务机制(即1名服务专员+1个企业档案+N项定制服务),以及“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4年来,累计为“西翼”100多家企业输送超2.1万名员工,为263家企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7768人次,有效缓解并满足企业基本用工和技能人才需求。
“那”事好商量:多元化解涉企纠纷
聚焦“西翼”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产业等发展迅速,涉企纠纷多发易发等问题,驻站人大代表推动经开区商会与江南区人民法院成立涉企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构建涉外商事案件多元化解体系,进一步完善“先行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打造“‘那’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多元解纷工作品牌。
“我们驻站人大代表联合人民调解员等常态化深入企业走访,听取企业诉求,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年来,共调解涉企纠纷1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5%,为企业和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我们商会于2023年荣获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南宁市人大代表、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会长王世雄说。
“一事联办”:推动行政审批联动提速
因发展需要,“西翼”企业想增设出入路口,申请审批需要跑几次?答案是:1次。
“人大代表走访调研,从有利酒店发展的角度,提出增设酒店交通出入路口的建议,江南区人大收到建议后,主动协调江南区和五象新区行政审批管理部门联动,从提出申请到并联审批仅用时2个工作日。新增出入口后,酒店业务量提升了约25%。如此贴心、高效的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全季酒店(江南盛天地店)店长杨丽群说。
聚焦提升“西翼”行政审批便利度,在人大代表协调推动下,江南区和五象新区经开区片区行政审批管理部门,探索构建“西翼”行政审批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区域行政审批协作。
“我们与五象新区经开区片区行政审批部门加强联动,用‘一事联办’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两头跑’‘折返跑’问题,努力实现‘一站办’‘就近办’‘高效办’的工作目标。”江南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徐春妮介绍道。
那洪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申赞峰表示,近年来,联络站聚焦“西翼”发展需求,坚持小切口破题,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稳岗、劳动保障、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500多个,通过落实代表意见建议,办成惠民实事23件,以人大之力不断助推“西翼”高质量发展。(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